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59 > 彌勒菩薩在敦煌(二)

[龍的華采]第459期 彌勒菩薩在敦煌(二)

文:李焯芬、李美賢    圖:     分享:

簡介:敦煌莫高窟第275窟的交腳彌勒菩薩塑像(北涼時期,約公元420-439年間塑成),反映了彌勒菩薩未成佛前,在兜率內院為眾天人說法時的形象之一。彌勒菩薩修行圓滿後,他將會繼承釋迦牟尼佛而降生人間,並將於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大會(又稱龍華三會),分別度化九十六、九十四、九十二億眾生。佛教的《彌勒下生成佛經》,描述了龍華三會的盛況;而敦煌榆林窟第25窟北壁的一幅大型壁畫「彌勒經變圖」正是依據《彌勒下生成佛經》繪製而成的

        

 榆林窟第25窟位於東崖上層北側,約為吐蕃佔領瓜州(公元776年)以後建造,分前室及主室。主室北壁繪彌勒經變,南壁繪觀無量壽經變;前壁門兩側分別繪文殊菩薩變及普賢菩薩變。這裡所說的「變」,就是用圖畫的方式,描繪出經文的內容和故事,稱為「變相」。其中的彌勒經變、文殊菩薩變及普賢菩薩變三幅圖像,其高清仿真版,於數年前由敦煌研究院移植於香港新界大埔慈山寺大雄寶殿後的牆上。讀者如到慈山寺參訪,當可細賞這三幅壁畫的內容。
彌勒經變整幅壁畫以龍華三會為主體。正中的初會(第一會)場面規模最宏大,是畫面的中心。龍華樹下,彌勒佛倚坐說法,廣度眾生。彌勒兩旁,法華林菩薩和大妙相菩薩左右脇侍,天龍八部和聽法信眾圍繞四周,彌勒身後的是碧綠的龍華菩提樹,頭頂是裝飾華麗的寶蓋,上方是須彌山,左右兩側飛天翩翩起舞。前面有國王把自己的鎮國七寶台(金輪寶、白象寶、白馬寶、珠寶、玉女寶、藏寶及兵寶)呈獻給彌勒。彌勒接受了七寶台後,又把它施捨給婆羅門。眾婆羅門得到了七寶台之後立即把它拆毀;每人分割部分寶物帶走。彌勒眼見如此美好的七寶台轉眼化為烏有,於是深悟人生無常的道理,便在龍華樹下得道成佛。這就是彌勒下生成佛的故事。國王見證了彌勒成佛後,遂率領王公大臣、王后太子、宮女侍從等紛紛發願出家。畫面的正中下部表現的就是剃度出家情節。
在初會的右下角,是龍華三會的第二會,前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4.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8-9 45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