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55 > 舊城新玩中上環

[主題故事]第455期 舊城新玩中上環

文:張寶文    圖:任中豪、張寶文等     分享:

簡介:歷史、藝文、滋味和街頭創作,成就中上環獨特的風景和故事!去年香港旅遊發展局推出「舊城中環」文化項目,將中上環一帶的廟宇、藝廊、老字號和餐廳等「打卡」熱點,重新整合成5條特色漫步路線,欣賞混凝土森林隱藏的香港之美,正正是中上環開放自由的氣氛,讓各種文化與藝術表現交織出悅耳的圓舞曲,因而深受香港人和遊客歡迎。中上環最讓人着迷的,莫過於其兼容並蓄的魅力:走過一間間情懷滿瀉的老旗袍店,轉角處、樓梯間與一幅幅活潑年輕的壁畫碰個正着;歷史建築經活化後,迸發文創新力量!最後循着咖啡的香氣散步到上環,找一家喜歡的小店一邊小歇,一邊靜聽時光流淌。這次帶你中上環趴趴走,重新發現本地的特色文化!

        

 中上環的
花樣年華
旗袍,又稱長衫,原為滿清婦女的日常袍服,民國初年由上海婦女改造而成。當時上海十里洋場,熱鬧繁華,更帶領全國時裝潮流。香港及其他華人地區緊隨其後,女性也開始穿着旗袍。據說,當年上海影壇「四大名旦」顧蘭君,於三十年代率先把旗袍開叉,影迷爭相倣傚,自此開叉成為旗袍一大特色。到了五十年代,旗袍在內地銷聲匿跡,大批上海裁縫南遷香港,香港成了保存旗袍的重地。
旗袍有特定式樣,卻因應不同剪裁、布料、花樣而變化多端,既可素可雅,亦可艷可野。在香港這個文化熔爐,旗袍給摻進洋服元素,從長及足踝至露出小腿,從開小叉至開高叉,從寬鬆至緊窄,讓東方女性美得既含蓄又性感。過往,穿街過巷都是穿着旗袍的女性,旗袍在當年幾乎每部時裝電影中出現。七、八十年代起,由於時裝潮流的轉變,旗袍不再是「便服」,我們只能透過懷舊電影窺看當年風貌了。電影裡的旗袍成為「戲服」,但由於香港電影事業蓬勃,並屢屢躍登國際舞台,身穿旗袍的女性形象反而更為世界所認識和喜愛。
藝術氣氛活躍、中西合璧的中上環,不少旗袍師傅均選址於此,參與香港的旗袍歷史,比如扎根上環近1個世紀的「美華旗袍」、誕生於旗袍黃金時代的中環「年華時裝」和香港海派旗袍老店中環「新亞洲綢緞公司」等。雖然旗袍一直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卻又跟主流文化漸行漸遠。難道我們的旗袍文化將不獲保留?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10.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8-5 455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