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54 > 當詩人把寺廟當成旅館

[自由行]第454期 當詩人把寺廟當成旅館

文:李開周    圖:     分享:

簡介:他們從來沒有出過家, 但是卻能在寺廟裡居住,而且還頻繁去住……

        

凡上過中文課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這首詩: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佳作,淺白易懂,卻很有味道,適合背誦。我小時候背過後就永不忘記。不信?你把我灌醉,問我哪兒是北,我可能不記得,但只要你一唸「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我一定馬上說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像條件反射一樣。
奇怪的是,我老是記不住這首詩的題目。因為跟詩句比起來,這首詩的題目實在是有些拗口──《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淨慈寺,林子方,一個是地名,一個是人名,跟「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似乎完全沒有關係。
但其實關係還是有的。林子方是誰?到現在我也沒有搞明白,但我去過淨慈寺,這是一座建在西湖南岸的寺廟。「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楊萬里大清早從淨慈寺裡出來,去送一個叫林子方的朋友,然後他瞧見了西湖的風景,寫下了這首詩。
楊萬里是甚麼人?南宋的官員。他是出家人嗎?不是。那他怎麼會從寺廟裡走出來呢?當然,俗家人也可以到寺廟裡上香和遊玩,問題是,楊萬里說他「曉出淨慈寺」,說明他前天晚上已經在淨慈寺裡住下了。一個俗家人,朝廷命官,怎麼會住在寺廟裡呢?現在的官員有住在寺廟裡的嗎?肯定沒有。


好吧,也許楊萬里僅為特例。可是李白和辛棄疾也在寺廟裡住過呢!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李白的詩,詩題是甚麼?《夜宿山寺》。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
驚起西窗眠不得,捲地西風。
——辛棄疾的詞,題目是《山寺夜半聞鐘》。

還有白居易的詩作,不用看內容,只看題目:《宿東林寺》、《宿天竺寺》、《仙遊寺獨宿》、《獨宿香山寺》……就知道白居易曾在東林寺、天竺寺、仙遊寺、香山寺過夜。細讀詩句,還能發現他在寺廟裡過了不止一夜:「此中留我宿,兩夜不能回」(《仙遊寺獨宿》),說明至少兩個晚上。
李白、白居易、楊萬里、辛棄疾,這些人都不是和尚,更不是尼姑,他們從來沒有出過家,但是卻能在寺廟裡居住,而且還頻繁去住(例如白居易),這是為甚麼呢?
原來在古代中國,寺廟田地廣闊,空屋較多,僧人們為了讓空閒地產生錢。同時也為了給出門在外的旅客提供方便,常常收留俗家人住宿。無論是趕考的書生,還是遠行的商旅,抑或投親不着的女眷,當旅館客滿或他們支付不起旅館房費的時候,都可以在附近找一家寺廟,在禪房中下榻。諸君倘若不信,不妨再溫習一遍《西廂記》,書中的女主角崔鶯鶯和男主角張生的下榻之處,不也是
寺廟嗎?
現代寺廟不同於古代,絕大多數寺廟都不再出租客房了,但是並沒有完全把我們俗家人拒之門外,如果我們想像古代的詩人那樣去寺廟裡下榻,也不是沒有可能。
首先你得皈依佛門,辦一張皈依證,然後向你要去的寺院客堂提前預約,問清楚有沒有空房,以及是否允許居士留宿。如果人家說可以,那就約好日期,帶上護照和皈依證,入寺開房。
我出門遠行,一般不住酒店,總是找鄰近的一座寺廟住進去。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為省錢,二是圖清靜,起碼不會有人再往門縫裡塞一大堆花花綠綠的小名片……

1.明刻本《名山圖》:山中古寺/2.明刻本《西廂記》插圖:崔鶯鶯與張生在普救寺 定情

河南開封人,青年學者,專欄作家,著有《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過一個歡樂的宋朝新年》、《千年房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等17部圖書,作品曾輯錄為台灣國文教材。

 

精彩內容請閱讀電子版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8-4 454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