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42 > 詩意的流浪 哈薩克族轉場路

[探索之旅]第442期 詩意的流浪 哈薩克族轉場路

文:賴宇寧    圖:賴宇寧     分享:

簡介:每年三月中旬到三月底,5,000多名牧人和40多萬頭牲畜,從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闊克江巴斯冬牧場,前往伊犁河谷的果子溝春季草場。三百多公里的行程,夾雜着風雪的殘酷考驗,哈薩克族牧民像祖祖輩輩一樣,拉開了盛大的轉場。他們以一種候鳥式的生存方式,用馬蹄和雙腿丈量着世界,延續着一樣的或者不一樣的幸福夢想。

        

 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闊克江巴斯冬牧場到伊寧市霍城縣的果子溝 春季草場之間,隱藏着一條三百多公里長的古老牧道。 兩千多年以來,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牧民,在這條古道上反覆走過多少次,他們也說不清楚。 每年春季和秋季,一群群頭尾相接、浩浩蕩蕩的牲畜,默默地踏上這條牧道, 繞過各種山間小路和艱難險阻,走向新的征程。 他們可能是世界上走路最多的人,也是世界上搬家最多次的人吧。

孤獨的冬窩子生活 有人說,新疆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薩克人的足跡。在以哈薩克族為主的伊犁河谷,闊克江巴斯冬牧場三面環山,像羊胛骨一樣形狀的草原,是一條東西長60公里、南北長10至20公里的山間闊谷,它也是「冬窩子」中面積最大、牧民聚集最多的一塊草場。站在牧場中放眼望去,兩山一河,只有石頭和枯草。牧場上稀稀落落地點綴着石頭房子,這就是牧民們的「冬窩子」。山與山之間的山口,冬季大風不斷,吹得核桃大的石頭滿地跑。由於風大,牧民的房子都蓋在低窪或者背風的位置,為了告訴過往的人這裡有人家,牧民們想了個辦法,在路邊壘一兩個石堆,作為標誌,當地人叫作「別里格」。 對於牧民們來說,冬窩子裡的生活,就像開闊草原中的一棵樹,孤獨而微妙。他們把家在這裡安頓好以後,似乎與外面的世界不再有聯繫。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遇上刮風天氣,根本無法出門,如果沒有甚麼急事,人們都會安靜地堅守在這裡,等待即將來臨的暖春。 闊克江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6.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7-4 442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