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33 > 太平湖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翡翠

[神州故事]第433期 太平湖鑲嵌在黃山與九華山之間的翡翠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太平湖,是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承諾援助中國修築的100個水利工程之一,1958年水電站大壩開工,不久遇上了國民經濟調整,加上蘇聯專家撤離,直到1970年完工,把舒溪、婆溪、麻川、清溪、佘溪等河流截住蓄水,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橫跨皖南太平、石臺、涇縣三縣,充分發揮了調節水利灌溉與分洪的作用,也為安徽經濟發展提供了潔淨的綠色能源。因為水庫大壩設在涇縣陳村(今桃花潭鎮),最初稱陳村水庫。1978年安徽省政府將陳村水庫水域面積全部劃入太平縣。一年後,為了發展旅遊業,陳村水庫改名為太平湖。2001年太平湖被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

 坐船遊太平湖
從太平湖碼頭上船,船頭犁開清澈明亮的湖水,翻捲起青瓷釉色般的波光,突突地向前開去,迎面突兀地浮起一個個翠綠小島。我們先上了猴魁島,猴魁島由兩座小島組成,中間架橋。湖水落,兩島連為一體;湖水漲,則分離。遊客上島,百餘隻毛色淡黃尾巴粗短的黃山獼猴,悄無聲息地從懸崖峭壁,或林木叢中跳竄下來,圍着遊客晃悠。遊客分食,猴王大搖大擺地上來吃,吃飽走了,其他猴子才敢上來吃。猴子的等級地位極嚴,靠打鬥分出猴王,猴王享有至高無上的特權。
龍窯寨也是一個小島,島上有間陶坊,50多歲的李師傅,把一坨泥放上陶輪,用力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一邊轉動,一邊手捏、提、拉成形,然後竹刀修坯,傳統輪製法做成的陶器,器壁表裡留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也有線割的偏心紋,古樸自然,涼乾,送去燒製。
燒製,是陶器製作最後的一道工序,新石器時代初期,陶器經歷了一個平地堆燒的過程,後來古人不斷琢磨,發明了蛋形窯、饅頭窯、龍窯等。陶坊背後的山坡上臥有一座龍窯,長40餘米,寬約3米,兩側各有48個煙孔,燒窯時用來調節火候。這座龍窯除了窯頭窯尾兩大進出門外,兩邊還開了兩道供窯工裝窯出窯的小門。龍窯南方較為常見,尤其是傳統的龍泉青瓷最為普遍。燒陶需要良好的火燄,發揮長火燄的最有效辦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4.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6-7 433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