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416 > 混搭寧波

[主題故事]第416期 混搭寧波

文:張詩晨╱文    圖:     分享:

簡介:  寧波自古就是繁盛的商埠,「世界船王」包玉剛、董浩雲,「邵氏電影創辦人邵逸夫都是寧波人,上海的第一家銀行、第一家證券交易所、第一家印刷廠、燈泡廠……也都是寧波人創辦。但隨着上海口岸崛起,寧波地位被削弱,帶着「小上海」的頭銜漸漸被人們所淡忘。直到王澍憑藉寧波博物館,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寧波才再次回到公眾視線。      走一趟寧波,看青瓦磷磷的街邊民居,住古村落改建的柏悅酒店、嚐百年老字號推出的湯圓新吃法。如今的寧波,猶如用廢舊磚瓦築成的博物館一般,既傳承了傳統韻味,又融入了潮流新元素,在混搭中迸發出新的生命力。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靈魂,寧波的靈魂在何處?從取「海定則波寧」之義命名寧波開始,它就註定與大海密不可分。

  寧波人一心嚮往海洋,擁有長期的經商傳統。一方面是因為寧波地處浙江東面,濱臨東海,浙東山地貧瘠,負山近海不宜耕種,人多地少,資源貧乏,寧波人只能走出去謀生。另一方面,地域決定性格,海濱民族,餐風宿水,九死一生,這樣的海岸文化不僅造就了自由奔放的性格及夢想,他們更在與潮和海的搏鬥中錘煉了經商才幹。明末清初,大批的寧波商人散佈在中國各地發展,逐漸形成後來所稱的「寧波商幫」,有「無寧不成市」和「東方猶太商」的說法。

  在著名的「晉幫」、「徽幫」、「潮汕幫」、「寧波幫」四大商幫中,「寧波幫」居四幫之首,除了打拼賺錢,亦追求文化。縱觀歷史,寧波鴻儒輩出,從王安石極力鼓勵中小商人自主經營,推出「商稅錢不滿30文者免征」,到王陽明「四民異業而同道」理念、黃宗羲「經世致用」、「工商皆本」等思想,都對寧波後世商人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因而寧波商人一直以「儒商」形象聞名於世。

  「寧波幫」形成於明清時期,壯大於鴉片戰爭以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上海造夢的年代,也是「寧波幫」造上海的年代。二十年代初,上海有四十萬寧波人。三十年代,活躍於外貿、內貿、服務、金融、航運、工礦等領域的5萬多寧波商人,他們長袖善舞,在多個行業獨佔鰲頭,南京路那幾家著名的老字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10.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5-2 416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