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旅遊 > 399 > 鹽井 瀾滄江的獨特人文景觀

[自由行]第399期 鹽井 瀾滄江的獨特人文景觀

文:謝光輝    圖:謝光輝     分享:

簡介:  鹽井位於滇、川、藏交界的橫斷山脈,人文景觀美得動人心魄。   站在高處看鹽井,幽深的瀾滄江峽谷,波濤滾滾;兩岸灌滿鹵水的一千多塊鹽田,層層疊疊,連綴成片;水映天光,藍瑩瑩的,閃耀着魚鱗般的光澤。走近了,一塊塊鹽田六、七平方米,幾乎都是邊緣略圓的長方形,裡面的鹵水不足一筷子深;風吹日曬,悄然析出晶體狀的鹽,潔白如雪,紛外耀眼;那些剛露出白色晶體狀,卻仍滲着鹵水的鹽田,恰似春耕前的殘雪,透出寒去春來的詩意。

        

西藏鹽井--瀾滄江的獨特人文景觀

  鹽井位於滇、川、藏交界的橫斷山脈,人文景觀美得動人心魄。   站在高處看鹽井,幽深的瀾滄江峽谷,波濤滾滾;兩岸灌滿鹵水的一千多塊鹽田,層層疊疊,連綴成片;水映天光,藍瑩瑩的,閃耀着魚鱗般的光澤。走近了,一塊塊鹽田六、七平方米,幾乎都是邊緣略圓的長方形,裡面的鹵水不足一筷子深;風吹日曬,悄然析出晶體狀的鹽,潔白如雪,紛外耀眼;那些剛露出白色晶體狀,卻仍滲着鹵水的鹽田,恰似春耕前的殘雪,透出寒去春來的詩意。

鹽井,以鹽得名

  半個世紀前,鹽井是西藏東南邊緣的一個縣,也是滇藏公路進入西藏的門戶,後來與寧靜縣合併,就是今天的芒康縣。鹽井改為納西民族鄉,包括下鹽井、上鹽井和加達村。下鹽井1,000多人,上鹽井2,000多人,八成以上是納西族;加達村在瀾滄江對岸,700多人的藏族村子。3公里的瀾滄江兩岸,幾十口鹵井,星羅棋布,世代居住的納西族、藏族婦女,汲鹵曬鹽,終日勞作,一度催生了這條茶馬古道上的經濟重鎮。隨著海鹽的大量開發和交通改善,鹽的稀缺性不復存在,高貴的身價迅速下降。相對而言,西藏高原受海鹽衝擊較小,不單是海拔與交通的緣故,還有市場供需的原因。藏區地廣人稀,卻牛羊成群,牲口消耗的鹽遠遠超過牧民。據說,高原牛羊吃慣了井鹽,長膘快;一旦換成海鹽就不適應了,嫌海鹽有股海腥味。特殊的市場需求,使得千年鹽井生生不息保持美麗的身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此處購買  價格:HK$6.00         

 
 
 

讀者評論:

姓名:

可輸入 150 個文字

本篇出處:

2013-9 399期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