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結果
- 智能排序▼
- 試閱/購買
-
- 『文化廊』壬寅說虎 虎年賀歲展
時值虎年,老虎的意象出現在生活各個角落。在神話和文學中,虎往往伴隨着羅漢高僧和仙人,成為其法力神通的印證。而藝術中虎的各種姿態和風格,也能反映出文化交流,見證時代變遷。為慶賀新春,詮釋虎文化,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壬寅說虎」虎年賀歲展,內有2......
期數:502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百年家族傳奇 太平館之味
百年老字號,可以彰顯一個家族的光榮,但更多的是「富不過三代」的宿命。太平館餐廳於1860年在廣州創業,餐廳命運隨歷史的洪流南下香港,但無論是浮華盛世還是風雨飄零的年代,太平館堅守太平之道。敵過命運的太平館來到第五代傳人徐錫安手中,依舊「太平如昔」......
期數:495期
頁數:6p
-
- 『港人港事』深井: 香港製造 的人情味
今日我們所見的工業邨,一般皆遠離住宅,與人情及生活關係不大。然而在上世紀香港製造業的黃金年代,本地曾有另一種「工業村」,在那裡廠方與居民相鄰相依,攜手開創輝煌,位於荃灣區的鄉郊深井正是一例。透過整理深井的歷史,與當地的居民對談,我們驚喜地發現......
期數:491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轉角留情樓梯舖
在香港這樣寸金尺土的城市,才會看到樓梯舖這樣獨特的風景――位處樓宇出入口位置的樓梯底空間,化身為配匙、鐘錶、士多等小店。因店面放置不同貨物,匆匆一瞥時,會誤以為樓梯舖與一般地舖無異。不足200呎的地方僅能容納一、兩個人,如何展現貨物、收納物件而......
期數:490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一個老區的躍變
香港的舊區重建頻繁,面對流變更替, 如何保存地區的特色及人文風貌,一向是各方關注的議題。 「躍變‧龍城――九龍城主題步行徑」是個圍繞九龍城區運作的項目, 透過修建地區設施與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活化舊區。 我們專訪了項目的負責人Gwyneth,亦參與步行徑......
期數:489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香江尋茶記
香港與茶有緣,青山、鳳凰山、大帽山等地曾經產茶,而且是中國茶葉重要的轉口港,茶商一度風光無限。一箱箱茶葉從中國各地遠道運來,變成一杯杯消暑解膩、令人放鬆身心的香茶。從上茶樓嘆「一盅兩件」,到茶藝館靜坐茗茶,以至引茶入藥,茶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
期數:487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 三千香江水
病疫時期,不少朋友喜歡閒逛水塘,呼吸新鮮空氣。太習慣把水塘當成景點,反而有點忘卻它們本來的功用――儲集時多時少的雨水,穩定本港的食水供應。這個認知上的轉變,源於那段缺水的記憶已經斑駁殘舊。翻查歷史,本港上一次大規模制水(即食水管制),已是1980......
期數:485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蒐集老舖
疫情肆虐,經營困難,很多老舖捱不過寒冬,有的休業,有的乾脆關門大吉,叫人不勝惋惜。隨着近年懷舊風潮興起,關注老字號的人日漸增多,可是大部分人只停留在臨結業才前往「打卡」的程度,對整體局勢助益有限。不時也想,我們是否可以出力更多呢?社交網站專頁......
期數:480期
頁數:4p
-
- 『港人港事』百年樹人
巨樹的年輪,少則數十,多則數百。它們守望人類的往來、社區的發展,是無言的見證者,歷史名樹,諸如林村許願樹、醫院道石牆樹、九龍公園細葉榕等,更是香港的象徵與標誌。今期「港人港事」與大家暢談樹與港人的故事,也談如何在發展主義的浪潮下,維持人與樹之......
期數:479期
頁數:4p
-
- 『文化廊』華縣皮影 燈影下的戲劇人生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影燈戲」,被譽為「電影鼻祖」,它是一種以桿子操控獸皮所製的剪影來表演戲劇的民間戲劇藝術。在電影傳入中國以前,中國早就享受一種光影交錯、聲情並茂的古老影劇。
期數:478期
頁數:6p
-
- 『港人港事』走過抗疫歲用月
不幸地,香港又一次遇上疫症危機──用這個「又」字,乃因本地的瘟疫史早已寫得厚厚一疊:17年前的「沙士」,不少人仍猶有餘悸,其實過去百多年,香港出現過鼠疫、肺癆、痢疾等重大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數比「沙士」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些疫症除了帶來災難,也留下......
期數:478期
頁數:8p
-
- 『港人港事』戲院時光
觀塘一帶有前往「寶聲戲院」的小巴,抵終點站後,我張望四周,哪裡有戲院?原來,寶聲戲院早於1996年改建為寶聲娛樂城,娛樂城後來又受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影響,夷為平地。儘管如此,寶聲沒有被徹底忘記,而是留在小巴的「水牌」上、街坊的腦海中。其實不止寶聲......
期數:477期
頁數: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