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資訊 > 上海街 穿越香港流金歲月

旅遊資訊

上海街 穿越香港流金歲月

分享:
 

 「618上海街」的唐樓新舊交織,從騎樓下經過,彷彿一場時空穿梭之旅


乘坐
時光機
油麻地


1895年

紅磚屋望海

叮!時光機在1895年,上海街345號落車。油麻地抽水站宿舍(又稱紅磚屋)悠悠佇立於還是在海邊的上海街,它是九龍最早的水務設施——自來水抽水站的一部分,作為抽水站的工程師辦公室使用。
1911年抽水站停止運作,紅磚屋附近的其他水務建築被清拆。現為油麻地戲院辦公室。


1912年

果欄買蔬菜

時光機來到1912年,隨着油麻地填海,新填地街與渡船街之間的地方出現了草棚搭成的墟市。當時人們生活節儉,購買水果不多,因此果欄只有少量水果攤檔,以賣蔬菜為主。
1920至30年代,政府開始批地讓商戶修建固定樓房,多幢一至兩層高的磚石建築逐漸建成。隨着雞欄和菜欄的搬遷,果欄才變成今天清一色的水果商戶。


1920S

榕樹頭聽古

榕樹頭就是油麻地天后廟對出的公園。1860年代或更早之前,榕樹頭對開就是臨海的上海街,漁民在廟前晾曬船上的麻纜。時光機飛馳在1920年代,榕樹頭在此時期逐漸發展成大笪地式的休閒場地,密集的大牌檔、小販檔、講古檔和歌檔匯集於此。1962年的西片“Hong Kong Hot Harbor”就呈現了榕樹頭「平民夜總會」的場面。
如今天后廟前榕樹依然,只是昔日的熱鬧場景已然不見。


1920S

酒樓喝盞茶

時光機在1920年代到了上海街378號。雀仔橋對面的得如酒樓大門敞開,地下大堂古色古香,售賣中式餅食。得如酒樓早上做茶市,黃昏做酒席,代表了當時茶樓與酒家合璧的情形。不僅如此,香港那時還有歌星表演的「酒樓夜總會」,著名的有珠城、月宮、新都城、海城等。
自從2012年得如酒樓停業後,舊址一直空置,近年來建築翻新改建為養老院,昔日酒樓華美的外牆裝飾已面目全非,變成全白色的現代化外牆。


1950S

寫信寄相思

時光機再到1950年代。大批逃避戰亂的內地人來到香港,他們多為草根階層,只能靠別人代筆寫信向親友遙寄相思,寫信行業便在這個時期興起。而代寫書信,並提供讀信、報稅、申請領牌等服務的人就叫作「寫信佬」。為了方便,寫信佬的攤檔往往擺在郵局附近。到了60年代中期,寫信檔在油麻地成行成市,在油麻地郵政局旁,就有近40個寫信攤檔。
80年代後,遍佈油麻地街的寫信檔都搬入了油麻地玉器市場。如今玉器市場內僅剩寥寥幾個寫信佬。


1985年

戲院看連環場

時光機到了1985年的油麻地戲院。這座中式斜頂、山形外牆和圖紋的典雅建築於1930年建成。開業初期只放映默片,到了1934年才轉為放映有聲電影。在1960年代放映邵氏製作的電影時頗受歡迎,又於1980年加入「金公主院線」放映新藝城的電影。但在迷你電影院的衝擊下,油麻地戲院不得不放下高雅身段,加入「日活院綫」,專門播放歐美及日本的色情片,還首創了一張戲票可以觀看一整天電影的「連環場」。
戲院於2007年被列作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翻新,原有戲院頂蓋的鋼架和木樑得以保留,現為戲曲活動中心。


前世今生
上海街


上海街是香港油尖旺區的一條街道,由南至北貫穿佐敦、油麻地及旺角,也是昔日油麻地原來的海岸線。談到上海街,離不開一段段「海上」故事。故事的背景是繁忙的碼頭,故事的主人翁則是穿梭的漁民。上海街因漁民上岸活動而興旺,歷史悠久的船具店、老金行、裙褂店和玉器市場,背後有許多昔日的漁港故事。


一切從地說起
追溯上海街的歷史,需要從油麻地開始說起。若我們穿越到開埠初期的油麻地,只能望見一片荒蕪的海邊沼澤,這是漁民們停泊靠岸的淺水港灣。從當時灣畔天后廟內1870年的碑記可知,該地名為「蔴地」,與天后廟前空地漁民晾曬的麻纜有關。到了1875年,造船修船所用的桐油和麻纜店陸續出現,於是「蔴地」改稱「油蔴地」,由於「蔴」通「麻」,之後不少人又寫作「油麻地」。
英國人佔領九龍後,為了建設軍事基地,將尖沙咀的居民陸續遷徙到油麻地一帶。這些居民與上岸的漁民,以及不斷湧入的能工巧匠們,使這裡成為最早的民居與市集。
在19世紀70年代,油麻地各式商貿日漸頻繁,除了造船相關的貿易,亦有雜貨、理髮、鴉片、娼妓、米舖與長生店等行業。與此同時,政府在此大興土木,連接九龍半島東西南北的街道陸續興建或擴建;1916年,油麻地避風塘建成,為漁民們提供了一個停船避風的港灣。這些建設不僅為油麻地搭建了便利的水陸交通網,加強了與九龍、新界及港島的聯繫,亦令油麻地成為一個水陸文化混雜的商貿繁榮地。

1.1874年甲戌風災後的油麻地,圖正中心較高建築物為第一代油麻地警署(資料圖片)╱2. 20世紀50至60年代,油麻地填海前地圖(資料圖片)


上海街前身——差館街

上海街原名「差館街」,其名源於坐落在差館街和公眾四方街之間的差館(油麻地警署)。第一代油麻地警署於1873年設立(圖a);第二代警署於1922年遷往廣東道627號,以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建造(圖b);第三代警署於2016年搬遷至油麻地友翔道3號。而廣東道的舊油麻地警署依然用作報案中心,原有的歷史建築物亦保留,成為不少港產片的取景地。


老照片的榕樹頭

上海街?海上街?
在當年的油麻地避風塘,船艇按種類排列,宛如街道一般,形成了一個與陸地上海街相呼應的「水上上海街」。許多艇家在附近做生意,上岸時匆匆忙忙:搬貨、購物、典當……避風塘上有聽曲遊艇河的娛樂活動,漁民們在這裡吃喝玩樂,所以又被稱為「海上的平民夜總會」。
由於靠近避風塘,上海街成為了漁民們靠岸後來往的街道,與漁民生活相關的船上用品貿易逐漸興盛,如帆布、麻纜、槳櫓、律囉等。其他行業如鐘錶、鐵器、米舖、蘇杭洋貨、當舖、中藥行等也隨之興旺;綢緞、金行、繡莊亦成行成市。
的確,這上海街與「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今仍可在這裡看到一間百年船具老字號「泗祥號」,以實體的形式記載着當年「水上上海街」的往事。在油麻地新填地街還是避風塘的時候,這間舖頭便開始以「木質滑輪律囉」作為專賣品起家。據店主何國標介紹,律囉是木製的滑輪,在船上用來上落貨,手製律囉必須講求精準,只要稍有誤差,吊運貨物運轉不順,便可能會貨毁人亡。時移世易,隨着填海帶來的海上經濟的式微,船具用品商業也逐漸沒落。上世紀80年代後,當年的傳奇「律囉」慢慢變成了「泗祥號」的珍藏品,一年賣出不超過10個。同時,許多類似的老店因為不斷翻倍的租金或舊樓重建尋不到新址而被迫結業;老師傅的退休也讓傳統手工業成為了夕陽行業。因此,船具店從當時的10多間,變成了現在的唯一一間。雖然營生艱難,但店主何國標仍然以匠人精神繼續製作精美的木器,店內珍重地懸掛着相框裝裱的父子合照,以及金漆招牌「泗祥號」,那閃爍的餘暉依稀映射出當年的海上時光。


1.1947年,人們正在油麻地榕樹頭製造帆船的風帆(fotoe)╱2.如今天后廟前榕樹依舊,只是當年的漁港景象已不復見╱3.1980年代以前,油麻地避風塘的漁民由於負擔不起樓房,只能容身破舊漁艇,無數「住家艇戶」由此而生,他們曾為爭取上岸安置而不懈抗爭(資料圖片)╱4.1948年的新填地街,當時四周都是唐樓,右排唐樓的柱身可以見到泗祥號(資料圖片)╱5.泗祥號的店主何國標以匠人精神製作精美的木器(隋彪攝)

老照片的「泗祥號」

老照片的油麻地避風塘

漁民的「錢莊」
不知道讀者們是否聽說過「朱義盛」?以前在油麻地警署對面,有一間叫朱義盛的公司,專賣仿金飾物、銀器及中式婚嫁用品。這店老老實實告訴顧客們,店舖售賣的是仿製品。不過,一些中低收入人群需要首飾來撐場面,朱義盛手工純熟,打造的黃銅鍍金首飾幾乎能以假亂真,因此非常受歡迎,後來「朱義盛」便是指幾可亂真的仿製品。朱義盛已於2010年結業,但在滄海桑田的上海街,有一間貨真價實的老金行依然佇立,它就是有130年歷史的「和盛老金行」。
該金行原名「胡記和盛金行」,由東華三院前總理胡寬創辦,經過他的兒子胡錦興傳至妹夫張泉海,更名為「和盛老金行」。
進入店內,幾位股東各佔舖面一角,維持着老金行的氣派。老員工梁兆康拿出多種不同款式的黃金,娓娓道來上海街的往事:8、90年前,上海街附近的佐敦道碼頭是九龍規模最大的汽車渡輪碼頭,這個碼頭能夠容納下層載車,上層載人的雙層渡輪,是行人車輛往來港九的要衝。在油麻地未填海之前,上海街是九龍的海岸線,而金行則可說是漁民的「錢莊」。梁先生指着幾枚錢幣形狀的黃金和老式的粗金手鐲說:「漁民是很鍾意買金的,通常一上岸就會來到我們的金舖買黃金,他們的全部身家細軟都在一條船上。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年紀大的漁民和他們的後代來幫襯我們。」梁先生小時候曾見過上海街最繁華的樣子,有最早的百貨公司,專門播放西片的戲院,他回憶道:「65年前,油麻地真是好旺,艇家和搬貨的工人來來往往。」
金舖的前地址在油麻地甘肅街的天橋底,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後來搬遷一個街口,才到現址。上世紀70年代,從尖沙咀到深水埗,海岸都佈滿了漁船,最繁盛的時候,上海街的金舖有4、50間,而隨着填海帶來的區域轉型,如今整條街只剩下4間。
時移世易,和盛老金行在保留傳統款式的同時推出面向香港本土年輕人和內地遊客的時尚款式;而面對愈來愈多湧入油麻地的南亞族群,也有專門為南亞人設計的異域風情款式。這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金飾,映照出油麻地時空與族群的變化,而透過這一間老金行,亦可以聆聽到上海街百年的滄桑故事。

神秘的老金行工藝
跟隨着其中一位東主張偉南先生,從售賣金器的前舖進入金行的內部,這裡是一個可供熔金、打金和驗金的作坊。對於小型金器,老金行採用手工熔金的方式,其中的技術有數十年的修為。張先生在一張小枱前坐定,點燃電油,一隻腳踩着地面的風箱,一隻手將燃燒電油噴出的火燄對着小碗裡的一塊黃金,在黃金變軟的時候,張先生又拿出一塊佈滿大小不一圓孔的不鏽鋼板,他說這叫「線板」,將受熱後的黃金從孔中穿過,可以拉出不同粗細的金線。線板是進口的,過去很少有金舖能得到品質上乘的線板,他們的這一塊亦沿用多年。如要將黃金形狀變到最細,需要人力將它從大到小的孔依次穿過,由此可見所需要的精力和耐心。
來到另一張小枱,張先生又為我展示了他們傳統的「驗金術」。枱上放置着一塊黑色石頭,將黃金在上面反覆摩擦留下劃痕,再用專業的色板比較顏色和純度,之後把鏹水塗抹其上,純度高的真金則不會被擦掉。這熔金驗金的方法是和盛老金行代代相傳的傳統工藝,如今從別的金行很少能再見到。


1.和盛老金行的東主和老員工們(隋彪攝)╱2.昔日上海街佈滿幾十家金行,當中留存至今的有和盛老金行(資料圖片)╱3.金行老員工透過黃金款式訴說上海街當年情(隋彪攝)


老照片的「胡記和盛金行」


碼頭影響下的盛景
上海街當年是往來九龍、新界巴士的必經路線,街道南北兩頭分別連接佐敦道碼頭與旺角碼頭,這兩個碼頭如今都已不在。在未有紅磡海底隧道前,人們來往維港兩岸,主要經佐敦道碼頭和尖沙咀天星碼頭乘搭渡輪,佐敦道碼頭還能容納客車兩用的雙層渡輪。佐敦道碼頭旁邊設有巴士總站,有多條連接九龍及新界的巴士路線,使佐敦道碼頭成為了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
在碼頭的影響下,不難見到這樣的盛景:上海街與佐敦道交界處,車水馬龍,街角有「金菊園」臘味兼粥麵舖、氣派的「一新酒樓」、家喻戶曉的「奔騰」服裝……那密集的彩色招牌真令人目不暇接。

李家園百貨無人不曉
而屹立在上海街與南京街街口的李家園百貨在區內可謂是無人不曉,它從上世紀初的一間藥行發展成坐擁兩個舖位的百貨公司,主要售賣男女老幼的服裝,還包攬學生校服的供應,並且首創了區內「鐵價不二」的經營方式。不得不提的是李家園百貨的「空中飛鈴」找贖機,裡面的收銀部設在店中央,每個櫃枱都用鋼索和收銀部在半空中連接,就像一張巨型蜘蛛網。顧客付錢時,售貨員把鈔票和單據舉手放入一個有蓋的鐵杯裡,一拉彈簧,那鐵杯就會乘坐「索道」飛去收銀部,收銀員再把找贖和單據照樣飛回來,傳送時會發出「噹」的一聲,勢若閃電。這個天花板金錢輸送系統可以說是當時百貨公司裡最先進的科技。
興旺的碼頭還為上海街帶來了一大批中外遊客,讓此地成為了繁華的商貿聚集地。其中一樣與碼頭經濟關係密切的便是玉石貿易。中國人有戴玉保平安的傳統觀念。無論款式如何多變,都是透過玉石來祈求平安。對於長年漂泊,最多只能在沿岸停泊「住家艇」或搭建棚屋居住的水上人來說,玉器更是它們尋求心安的寶物。因此,除了遊客,上海街附近的水上人也喜愛購買玉器,他們有送玉製「BB鈪」給嬰兒的傳統,兒子戴過再傳給孫子,如此祈求世代平安。

玉器市場的興起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一批因國共內戰由廣州遷移到香港的玉器商人,開始在廣東道聚集並設立早期的玉器攤檔;60年代初至70年代,廣東道的玉器攤檔逐漸發展成店舖,從最初的不到10間至超過100間,發展成一個玉石集散市場。
後來,市政局為了改善交通和便於管理,在甘肅街以北的空地設立了室內大型玉器市場,裡面有數百個玉器珠寶攤檔,還可以見到香港所剩不多的寫字佬。如今,廣東道一帶只保留了少量出售名貴玉石首飾的商店。街口的人行道上用不同顏色的地磚砌出「玉器街」和「JADE STREET」的中、英文字樣,很有國際旅遊特色。

老照片的「李家園百貨公司」

老照片佐敦道與上海街的交界處

1.昔日車水馬龍的佐敦道碼頭(資料圖片)╱2.上海街南京街街口的李家園百貨公司在區內無人不知(資料圖片)╱3&4.1910年代上海街與佐敦道的交界處(上圖),遠處依稀可見獅子山(資料圖片)。到了70年代(下圖)同一位置,街道已變得車水馬龍、招牌林立,「金菊園臘味」正位處左下方,而獅子山已被大樓完全遮蓋(資料圖片)

一生人一條街

百多年來,上海街留下了數不清的民間故事:跌打藥行、涼茶舖守護居民健康;風水舖、算命檔指點迷津保平安;照相館、裙褂店見證人生重要時刻;百貨店解決衣食住行所需,還有許多養活一家大小的小店;長生店為生命送別最後一程……一條街,見證了無數居民平凡、安貧但快樂的人生。


平民的保健
上海街昔日有不少武館和跌打藥行,每家藥行或醫館都有自己的特製藥膏和藥油。如今在上海街仍有不少老字號藥行,如位元堂、永康藥行、嶺南藥廠等,都已在此為居民療疾數十載。
除了跌打藥行,涼茶舖也是平民的保健處,有說法,涼茶「有病醫病,無病強身」。有趣的是,昔日的涼茶又叫「寡佬茶」,原因是上世紀50年代,有很多單身男士由內地來到香港,每逢頭暈身熱,家中又無妻子煎藥,便去涼茶舖飲一碗涼茶,回家後蓋上被子大睡一覺,「焗一身汗」,病就漸漸痊癒了。當時每家涼茶舖都有自己的配方,還有「百子櫃」,也就是由幾十至上百個抽屜組成的中草藥儲存櫃。
位於上海街628號的春和堂(單眼佬涼茶)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家老字號,不過已經於2018年結業,它可能是香港最後一間用火水爐煲涼茶的涼茶舖。創辦人李鏞昌生了一對大小眼,小孩看了以為只有一隻眼睛,便喚他作「單眼佬」,因此有了這個有趣的舖名。單眼佬對中藥很有研究,研製的獨家配方讓許多顧客藥到病除。春和堂以前還兼賣中藥及山草藥,街坊們可以買回家自行熬製。由此看來,當年的上海街雖沒有大型醫院,百姓們也不常看西醫,但林林總總的跌打藥行、中醫館和涼茶舖一同守護着街坊的健康。


老照片的「春和堂」

1.「618上海街」商場內的懷舊壁畫,展示了居民們當年的生活文化╱2.1950年代的上海街,可見售賣中藥的春和堂(資料圖片)╱3.嶺南藥廠歷史悠久,各種外傷搽品是大多數香港人居家必備的良藥(隋彪攝)


裙街講述一生中大事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婚嫁為人生大事,而水上人更加隆重視之,並且有獨特的婚嫁儀式——多艘喜艇駛到海中央,婚宴也安排在艇上舉行,部分漁民還會在岸上的棚屋旁搭建臨時的「歌堂棚」作為婚禮儀式的場所,親友們會在這期間暫停捕魚工作,男方會為道賀的親友們準備每日兩頓的喜宴。
籌備海上婚禮,一件華麗的新娘裙褂必不可少,近水樓台的上海街因此裙褂店雲集,曾被稱為「裙褂街」。根據刺繡的金銀線密疏,裙褂被分為褂皇、褂后、中五福、小五福等,非常講究。在上世紀60年代,價值數千元一件的裙褂都依然「有價有市」。不過,由於婚禮儀式逐漸西化以及西式婚紗的流行,上海街傳統的中式裙褂只剩零星幾家。
上海街523號的錦發繡品公司就是碩果僅存的裙褂舖之一,主要提供租賃服務。老舖人情味重,和顧客來往也不限於金錢交易,有時候,新娘們會送上精緻裙褂照片讓老舖印傳單,錦發老闆娘也會在和顧客說笑間,表達她的傳統價值觀:老公為老婆花錢再正常不過。如果老闆娘遇見她認可的「好男人」,即使對方只是經過店舖聊天,空口下訂,老闆娘也願意接下訂單,憑藉的就是「信任」二字。如今,錦發繡莊還售賣被褥枕頭等牀上用品來維持生計。
6、70年代為龍鳳裙褂最鼎盛的時期,一直堅持傳統龍鳳圖案的冠南華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那時候,冠南華在香港已有5間分店,上海街和南京街口的便是其一。如今僅剩灣仔和佐敦的兩間店,佐敦總店在甘肅街和彌敦道交界處,坐擁兩層約4,000呎的空間,有各式精緻的中式新娘褂裙、馬褂、長輩褂。刺繡裙褂是蘇杭老師傅人手製作的,完成整套裙褂需時兩個月至一年,成品可以說是藝術品。相比起仍然屹立的冠南華,另一間始創於新加坡的百年裙褂店「馮滿記」卻未能敵過時代巨輪,已於2015年結業。
這些或淡出歷史,或艱難維持,或散發餘暉的裙褂舖,承載了過去上海街居民一生人最快樂的時刻。


1.夜晚霓虹燈照耀下的冠南華公司(隋彪攝)╱2.昔日的冠南華位於上海街與南京街口。從圖片可見昔日上海街百業匯聚,滿街招牌是其特色(資料圖片)


上海街婚嫁用品還有……

南美公司喜帖

南美公司開業至今超過70年,專門印刷喜帖、利是封,當年用金墨直接印帖,是燙金帖的始祖,店內有兩台老舊的西德印刷機。
地址:九龍油麻地上海街722號

老照片的「雞仔」

平民的錦衣
如今商場裡各大品牌時裝唾手可得,款式不時更替。走到上海街,發現服裝店的衣服絕不能說是時髦,但從那領口袖管間,卻可以讀到昔日香港的「更衣記」。60年代,上海街曾有逾百間疋頭店,南京街至甘肅街一段,各式花布綢緞令人目不暇接,在製衣業不發達的年代,人們會到這些疋頭店買布造衫:男士造西裝,女士造旗袍。此外,上海街還有許多深藏不露的服裝店,從男士洋服、羊毛內衣,到打底線衫,都編織出一個風度與溫度兼具的錦衣時代。
香港的男士西服一向有市場。穿西裝是潮流和身份的象徵,上至有錢人,下至搬運的苦力,每個男人似乎都要有一套西裝傍身,並且由於使用率高,大家都不會吝嗇花錢去度身訂造一套質料和手工均上乘的西裝。如今仍可在上海街見到開業於60年代的「好好洋服」,新藝術(l’art nouveau)風格的字體別出心裁,在生意最旺的時期,這樣一間小小的洋服店可以有5、60個師傅幫手,平均每人兩天做一套,一個月可以做幾百套。不過今時今日,西服早已不似當年那般流行,不少老師傅也已過身,這樣的洋服店或許只是漂流在時尚浪潮下的微弱方舟吧。

醒神雞仔
在上海街的騎樓下,一間舖面很小的服裝店正在舉行冬季大減價,出售的線衫質地柔軟親膚,不過款式有些過時。轉頭一看,這竟然不是一間普通的服裝店,舖頭的門口貼有許多黑白老相片,呈現出舊時上海街的風貌。其中一張相就是這間「雞仔嘜」在上海街的舊貌,彼時招牌醒目,騎樓外的立柱上寫着氣派的「震歐線衫」,外牆掛滿慶祝開業的花牌,高級轎車與行人往來不絕,真是風光無限。

雞仔嘜於上世紀50年代創立,主要售賣平價的夏季線衫,當時包裝盒上有3隻羽毛豐滿的小雞圖案,寓意「豐衣足食」。80年代,雞仔嘜從3隻小雞變成了一隻由鋼筆勾勒,仰頭啼鳴的小雞仔,寓意香港人的「醒神」與「活力」,無疑映射出當時香港的時代面貌。雞仔嘜的白色三鈕扣綫衫曾是香港男士們的主要衣着,傳達出舒適和低調的穿衣理念——這理念直到今天也影響着許多香港人。如今提到雞仔嘜,還是會有不少人即刻想到那可愛的小雞圖案與親膚的羊毛線衫。

巨星最愛利工民
談起打底衫,上海街還有一間叫做利工民的線衫店,它的招牌令人印象深刻——紅色燈管寫着「利工民金鹿線衫」,招牌斜上方有一隻一躍而起的金鹿,特別有設計感。別看利工民線衫好像平平無奇,它可是巨星李小龍和周星馳的最愛。李小龍曾多次穿着亨利領的利工民白色底衫演出,而周星馳作為李小龍的影迷,也開始對白底衫着迷,不論是出席電影首映或記者會,都會穿利工民白底衫外搭一件西裝外套,每次穿前都將內外熨得骨直。
利工民1923年在廣州創立,4年後來到香港設廠,當時也是香港輕工業的繁盛時代。早期的利工民主要生產線仔襪,後期也製造線衫和羊毛衫,有金鹿、籃鹿、光華及秋蟬系列,其中金鹿和秋蟬是利工民的皇牌,有「冬天穿秋蟬牌羊毛內衣,夏天穿金鹿牌線衫」之說。
在許多香港人的童年記憶中,冬日的清晨打開電視,可以看到利工民的廣告,電視的阿叔誇張地說「着一件就成身暖曬」,播足30年,為無數寒冷的冬天帶來溫暖。利工民在港島、九龍、新界乃至澳門都有分店。1954年,利工民在上海街415號開設了第3間分店,之後於1964年搬至上海街505號,留下了一個個溫暖的腳印。


老照片的「雞仔」

1.昔日上海街雞仔嘜分店開業,門口掛滿風光的花牌(資料圖片)╱2.如今上海街雞仔嘜仍然售賣舒適的線衫,招牌上仰頭啼鳴的小雞是其特色╱3.利工民的線衫傳遞出溫暖情懷(梁小勇攝)


風雨飄搖信風水
天有不測之風雲——水上人出海捕撈時間長,海面情況又複雜,所以他們會面對許多未知的危險。大部分水上人為求心安,對各種各樣的神靈十分敬畏。他們在還沒有廟宇的年代就已經會「見山拜山,見石拜石」,憑藉虔誠的祭祀和供奉,祈求神靈庇佑。
因此,水上人對於各種風水佛具的需求很大,他們會將神像擺放在船的特定地方,稱之為「神口位」,作為日常供奉所用。在今天的上海街,仍能見到不少有神秘色彩的風水佛具店,狹小的店舖裡擠滿了發散詭異光芒的八卦鏡、羅盤、神歸、佛像、銅錢和葫蘆等,無一不詮釋着過去漁民乃至今天上海街的百姓對於某種無形力量的信仰。
香港人很信風水,大體說來,風水是將宇宙、地球和人類聯繫在一起的「氣」,這種形而上學之術似乎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修建和選擇住宅、墓葬抑或是祭祖,都需要認真考慮風水。香港人對風水的虔信,大抵也與過去漁民們在海上風雨飄搖,艱難維生的歷史有關。祖輩們的信仰傳統留存下來,在今天,它既是人們對神的敬仰,亦是對平安健康的祈盼。

承載信仰的木雕
從上海街漫步到鄰近的新填地街,街口轉角處一間店舖的金漆招牌十分矚目,看上去頗有年代感,原來這塊招牌已經懸掛有近40年之久。這間「郭記木器雕刻」將形而上學的信仰投射到了手工木雕中,並發揮到了極致。透過店舖的玻璃櫥窗,可見整齊排列的神佛及神主牌、以及其他精美的木刻品。還沒有進入店裡,就可以看到店外師傅在小枱前認真工作的模樣:仔細量度,再用刻刀在木板上寫字,木屑掉落,木板上逐漸出現漢字的筆畫,每一筆都無比遒勁鋒利。郭家木雕手藝代代相傳,年過花甲的木雕師傅郭一邊是第5代傳人,這傳統木雕手藝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郭師傅驕傲地說:「佛堂裡的、天后誕抬出街的、長洲節慶用的木刻、神枱我們都有做過,還做過舖頭開張拜的關帝,家裡拜的觀音、地主和耶穌等木雕。」
郭家的祖輩來自浙江台州,因為沒地可耕,家中的男丁都要學習東陽的木雕手藝以維生,通常十多歲便拜師學習,一日做足8個鐘,日日重複,直到朱顏變白頭。有時候,一個客人的訂單要不間斷地做上一個多星期才能夠完成,但郭師傅心甘情願,因為在機械化和追求速度的時代,仍有很多人欣賞慢工細活的手工藝品,這令他欣慰:「門外漢未必看得出機器和手工藝品的區別,但懂的人就一定看得出來,因為手工做的每一件都不一樣。」就像人各有別一樣,就是這些細微的差別,讓每一件木雕都帶有自然和信仰的溫度。


1.掛滿八卦鏡、羅盤、葫蘆的傳統風水佛具店╱2.年過花甲的木雕師傅
郭一邊正在仔細用刻刀刻字╱3.郭記木器雕刻店內景(隋彪攝)


昔日香港有商行經營東南亞和內地的貿易。上海街當年由於臨近碼頭,水陸交通發達,外來貨物流通,開設了不少經營南北貨物的店舖,出售如參茸葯材、乾貨海味、香料等貨品。

走南闖北香料舖
與上海街相鄰的新填地街上,誠興號就是一間開業將近70年的香料舖,以售賣新鮮椰子起家,兼營其他南洋香料。上世紀5、60年代,無論酒樓食肆的椰子雞湯、冰室的椰子汁還是街頭小店的椰子夾酸薑等,都會用到新鮮椰子。不過80年代椰漿罐頭進軍市場,新鮮椰子退位,店舖便主要做香料生意。
其中,咖喱粉是誠興號招牌香料,配方傳自兩兄弟的父親。做了幾十年,誠興號在香料儲存上自有分寸:「做得久,經驗夠,哪些貨去得快,哪些貨去得慢,心裡有數。」香料新鮮品質好,熟客自然上門光顧。認識了幾十年的廚房師傅們,即使換了工作酒樓,還是光顧誠興號,他們總說:「不夠料,做不到那個味道。」

祥盛檀香扇莊沉香幽幽
祥盛檀香扇莊以檀香扇出名,已有60多年歷史,東主羅生和羅太是店舖第2代傳人。80年代,留學歸來的羅生本打算移居加拿大,因父親過世,於是接手扇莊生意。
雖然是意外接手,檀香卻成為了羅生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睜開眼就已經聞到沉香味。」

兩夫妻常常輾轉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檀香、沉香木原產地,只為聞香買木,為老字號產品質量把關。只不過,由於大部分檀香扇工廠停止生產,優質檀香木原料無處補充,因此祥盛不再製扇。精美的手工線鋸檀香扇已不再售賣,機器壓模檀香扇雖然有售,但也是賣一把少一把,店舖僅餘數十把。

1.如今主要出售香料的誠興號(隋彪攝)╱2.祥盛檀香扇莊貨架上整齊排列的沉香與檀香製品╱3.祥盛檀香扇莊的主理夫婦手拿招牌檀香扇(隋彪攝)


廚具街大探險
上海街過去的商業生態很大程度受到了避風塘漁民生活文化的影響。而隨着區域變遷,這些傳統行業逐漸沒落,作為老區的上海街租金相對較平,因此吸引到許多大眾化的廚具舖在此聚集。
香港郵政曾發佈一套「香港主題購物街」郵票,其中就有廚具街的郵票,而所謂「廚具街」,就是上海街的其中一段。在這一帶,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廚具店,無論是砂煲罌罉、還是碗碟刀筷,都可以在這裡尋到。穿越藏龍臥虎的廚具街,宛如一場奇妙的探險。

萬記砧板時光年輪
在油麻地抽水站宿舍對面,門口擺放大小不一黃色砧板的店舖引人注目,板上一圈圈紋路呈現出質感,抬頭一看,「萬記砧板」的招牌寬大明亮。
萬記開業已60多年,現已傳到第3代歐家亮。店裡砧板種類繁多,包括家居砧板,以及餐廳、街市使用的商用砧板等。除了老牌砧板,萬記如今還售賣其他餐具,各式廚房用品林林總總,讓人目不暇接。歐家亮的哥哥為夥計們設計了員工服,清一色的深藍色身影中既有老夥計,也有工作一兩年的新店員,這新舊對照似乎也是這家老舖在當代的縮影。

勤記打鐵的藝術
勤記不鏽鋼工程上世紀50年代開業,到現在已約70年,主要銷售白鐵和不鏽鋼用品。除了家用水箱、工具箱等大批量生產用具,勤記也接受顧客訂單,度身訂製產品。老闆謝先生從70年代接手家業,到現在依然不捨得放手,勤記門口的彩色塗鴉上,繪的就是謝先生專注打鐵的樣子。

陳枝記百年刀莊
說到上海街的廚具老舖,不可不提陳枝記這間百年刀莊。當愈來愈多老舖流失在時代洪流中,陳枝記卻逐步發展,在海外也開有分店,到現在的陳老闆已是第4代。問其原因,老闆陳先生將其歸功於貨物質素:「這裡的菜刀都是不鏽鋼製作,刀刃鋒利,手感輕,客人用完覺得好,自然會回來買,做生意都是這樣,抓住物美價廉的宗旨。」有顧客在街市買菜,看到賣肉老闆手下刀具鋒利順手,隨口一問得知其來自陳枝記,因此跟風購買。此外,不少酒樓、餐廳也會來此採購刀具,不過陳枝記老闆感慨廚具街的同類店舖不少,同行間的競爭壓力也很大。


1.萬記砧板的一圈圈木紋呈現出天然材料的質感(梁小勇攝)╱2.昔日廚具街正在打製白鐵桶的工人(資料圖片)╱3.如今勤記不鏽鋼工程售賣各種不鏽鋼廚具(隋彪攝)╱4.有百年歷史的陳枝記刀莊(隋彪攝)

 

林記鐵網笊籬撈雲吞
在上海街不起眼的窄巷後又見一內有乾坤的店舖:膠布、鐵皮和鐵網下自成一片空間,各式網具懸掛其上,其中有大大小小的竹柄鋼絲笊篱。這家店是林記鐵網,從上世紀50年代開業至今,各式網具都由老闆梁林手工製成。除了分離湯麵的笊篱,店舖還售賣其他各類網具,例如茶葉過濾器、漏勺,還有老鼠籠、泥鰍龍等。要知道,味道鮮美的雲吞麵是香港最地道的美食之一,但想吃,一把就手的撈面笊篱必不可少。
店主梁伯在門外靜靜地削竹柄。他如今已年過9旬,青絲變白頭,細瘦的手臂凸顯出青筋,時間始終無法動搖他專注的目光。

炳記銅器件件精品
精益求精的不止林記鐵網。在過去,銅器是熱門用品,銅鍋、銅煲、銅壺等應用廣泛,香港曾有5、60家打銅店舖,百來個銅器師傅。但如今,在不鏽鋼用具生產的浪潮下,像炳記銅器這樣的人手打銅店舖在香港已非常少見。
炳記開業已經80多年,現今由陸氏兄弟陸樹才和陸強才經營,兄長陸樹才師傅已年過80。兩兄弟雖然聽力不如從前,行動速度也減緩,手上的活計卻不曾馬虎,陸樹才更是從畫圖到製作成品,樣樣擅長,普通的銅片經繁複工序、老師傅反覆捶打,變成明亮金燦燦的銅器成品。
手錘抬起落下間,傳出陣陣敲打聲,炳記聲名也隨之遠揚,除了香港本地人前來光顧,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購買手工銅器留作紀念。這麼多銅器,哪件是最自豪的作品?陸強才老師傅悠悠然道:「每一件都是精品。」

手工桿秤的天下
繼續探險,上海街與石龍街交界處有一個非常小的綠色攤檔,乍一看並不起眼,細看,嘩!裡面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秤,真是手工桿秤的天下。在電子秤普及的今天,很難見到那麼多樣的手工桿秤,並且每件秤都經過精確製作和反覆校對,耐用又富有質感。這間利和秤號由何老太父親黃源璋創辦,何老太從13歲開始學做秤,女承父業,如今已有60多年。上世紀50年代是做秤的黃金時代,那時正逢上海街百業興旺,漁民買漁秤,金店買金秤,酒樓買味秤,藥店買藥秤。如今電子秤佔據市場,利和秤號只能勉強生存,秤種也隨之減少。不過,手工桿秤依然做工精良,藥秤和金秤由牛骨作主幹,味秤則用防水的坤甸木,一桿秤保養得好可用一世,就像何老太經營店舖,晃眼間也是大半生。


1.正在專心製作笊籬的梁伯(梁小勇攝)╱2. 利和秤號的何老太,身後掛滿了各種手工桿秤(隋彪攝)


熠熠生輝五金舖
除了廚具,五金也是上海街轉型的產物。上海街鄰近的新填地街便是以售賣五金而聞名的,這條路從南面的佐敦南京街開始,經過油麻地和旺角,北部連接到旺角太子道西及荔枝角道的交界處。而該區五金舖聚集大抵與旺角過去的工業歷史有關。上世紀30年代,旺角仍是工業區,有製煙廠、棉織廠和五金廠等。

鏡明照百態人生
在上海街眾多老舖中,有一間牆上掛滿金銀畫框錶好的裝飾畫,一塊紅色牌匾懸掛正中央,紅底上用金箔寫有令人目眩的「鏡明」二字,當中的欖核花圖案可見80多年前工匠的精巧手藝,到今天已幾乎失傳。
這間鏡明相架玻璃工程開業已有百年,店主陳漢興人稱「牛佬」,店舖是他爺爺開的,過去的地址在「窩八」,即窩打老道8號。當年,鏡明和水上人的關係非常密切,附近水上人往來不絕,每逢買新船的大事,他們總喜歡送一幅裝裱好的字畫作為賀禮,讓主人家掛在船上圖個好彩頭。水上人學識不高,又想送禮送得體面,因此送錶好的字畫顯得有文化。店裡那裝裱妥當的手工玻璃畫、水墨畫、絲絨畫深受水上人的喜愛。通常,他們上岸只有幾天,每次買東西都匆匆忙忙。
往日颱風襲港後,便是鏡明好時節,因為過去油麻地一帶老唐樓的窗戶玻璃經過颱風的破壞後許多都破破爛爛,所以要請鏡明的員工上門換玻璃。而如今住宅大多是牢固的鋁窗,這些換玻璃的場景也很難再見。關於玻璃,牛佬有自己的哲學:「不要怕玻璃鋒利,是人太粗心才會受傷,玻璃本身並不傷人。」玻璃透徹,反倒是人心複雜。
店舖門口擺放了一面略染塵埃的鏡子,映照出今時今日上海街的人生百態:小吃攤檔排隊的人龍、台階上「扒飯」的工人、步伐緩慢的女尼、飛馳而過的外賣員、揹着嬰孩的南亞人……在過去,鏡子裡也許是不斷走過的人力車夫、用竹竿攜帶重物的苦力、剃頭師傅、補鞋匠、吹着中式喇叭售賣飛機欖的小販……無論今時或往日,這鏡中始終是香港街巷那奇特又神秘的面容。
碌柚葉洗雲石
從上海街、新填地街的五金舖,穿梭到「618上海街」附近的弼街、砵蘭街,會見到許多售賣雲石、潔具的店舖,有各種石材:雲石、麻石、人造石、杜邦無縫石……這些店舖的員工們從店門口一小桶裡沾濕抹布,仔細地擦拭店內的每一塊石材,我走近水桶一望,發現水桶裡泡着若干片碌柚葉。店主告訴我,疫情之下營生困難,他們希望用這些碌柚葉「洗曬啲衰氣」,讓「潔具」更潔。店員們懷着敬意與信念,用碌柚葉水慢慢將店舖的每一個角落擦拭,希望能夠祈福、辟邪和轉運。他們一面擦,一面與路人互道平安,希望疫情快點過去,生意能回歸往常的興旺。


1.掛滿裝裱字畫的鏡明相架玻璃工程(隋彪攝)╱2.1927年在上海街創立的鏡明玻璃,反映時代的變遷(資料圖片)╱3.正在用碌柚葉洗雲石的店員


上海街身後事
大海風高浪急,瞬息萬變,漁民們出海打魚不時遭遇不測。水上人的喪禮在行內被稱作「打水佬齋」。與大多香港陸上喪禮一樣,水上人的喪禮也由喃嘸師傅主理,法事內容大抵相似,不過有額外的特殊儀式,例如用生魚過河,為先人招魂,外嫁女兒還米債等。水上人的喪禮用紙紮更多,其中代表性的紙紮是先人的人形紙紮「真身」。在上海街就能看到不少的紙紮店,此外還有專門售賣棺材、紙錢、香燭等的長生店,這些舖面通常都是祖傳物業,生意也是古老的行當,所以通常不會有店舖搬遷或租新舖開業這回事,因此上海街的長生店都頗有年頭。這些店基本不會在旺區內經營,不僅租金貴,並且多數的業主也不願意出租給這些「厭惡性行業」。
長生店零星散落在街巷,店內鮮有人至,透出黯淡慘白的燈光。在街口偶遇了一位年邁的老太,她獨自爬上貨車,極緩慢地搬運彩紙貼糊而成的紙紮靈屋。
在街邊一個老舊的住宅小門上,我見到一塊白底紅字的招牌——新萬象瓷相中心。帶着好奇,進入這扇小門,走上幽暗狹長的樓梯,在2樓見到了這間瓷相店。瓷相是陶瓷高溫燒製而成的照片,常常用於靈位、石碑和骨灰盅之上。店門口掛有為黃霑、梅艷芳等已故名人製作的瓷相,用玻璃相框裝裱,很有年代感。
上海街就是這樣,昔日的繁榮逐漸遠去,瓷相發黃了,長生店外牆上的水泥脫落了,護老院的招牌亦褪色了,它們見過悲歡離合,像老人一樣見盡山河歲月的滄桑。

1.上海街的紙紮店╱2.1960年代上海街有錢大戶出殯行列(資料圖片)╱3.長生店外拾紙皮的老人


新萬象瓷相中心

專業製作靈位、石碑和骨灰盅上的瓷相,使用陶瓷燒製。
地址:九龍旺角上海街716號2字樓

 


上海街的味道

當年上海街各式茶樓林立,有位置優越的「一定好茶樓」、名氣大的「得如酒樓」、還有人們常聚集飲茶玩雀的「雲來大茶室」……除了茶樓,最高級的用餐選擇是「西餐室」,上層社會人士在這裡約會「鋸扒」;此外,平民化的「冰廳」既保持了高級感,又多了輕鬆氣氛,是大眾休閒的好去處。如今,穿越在上海街,可以去輝煌百年的老字號餐廳,亦可以買到江南風味食物和飄香的臘味與海味。


「618上海街」唐樓活化後引進的蘇媽.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室


茶樓雀仔聲聲起
上海街與碧街交界的得如樓,曾被稱為「九龍最後一間舊式茶樓」,如今是護老中心。今天,上海街幾乎沒有茶樓的影子,若想要飲茶,也不會想到去上海街。但在40年代,上海街卻是九龍數一數二的「茶樓街」,除了有創立於1920年代的得如酒樓,還有一定好茶樓、雲來大茶室、奇香茶樓、鎮江茶樓等等,每一間茶樓都高朋滿座,人聲鼎沸,茶價由每盅2分錢起至1亳不等。茶樓通常有好幾層,樓層愈高,茶價亦愈高:2樓2分錢、3樓3分錢、4樓4分錢……其中雲來大茶室在拆遷前曾作為經典港產片《辣手神探》的取景地,片中周潤發扮演的神探與軍火走私商在茶樓激烈槍戰,子彈亂飛,茶客雞飛狗走;一定好茶樓佔整棟獨立唐樓,這在今天也是很難見到的。它是香港典型的「街角樓」,也就是位於兩條街道的交接處,採用流線型彎角設計,頂部有大大的三個招牌字——「一定好」,外牆上寫着茶樓的招牌語:「食譜精美,上乘物質,空氣清新,環境幽美,壽筵喜宴,遣消局雀,新奇美點……」非常惹人矚目;並且由於樓底高,茶樓的窗口非常高大,暗綠色的老式金屬窗框幾乎覆蓋了大部分的外牆,窗子從早到晚總是打開的,開放式的飲茶環境令許多人難忘。

上海街後巷「雀仔街」
60年代初,茶樓的人聲與鳥聲混雜,雀鳥愛好者們把雀籠掛在常開的窗戶旁,邊飲茶邊交流雀經,上海街便逐漸成為了雀鳥愛好者的集中地。
後來,由於旺角的康樂街比上海街租金便宜,引來售賣雀鳥用品的商販在茶樓附近設立商舖。70年代起,售賣手工製雀籠、雀粟、雀杯及雀鳥等商店數目與日俱增,最多時有7、80間,這些雀仔舖售賣不同種類和價格的雀鳥,逛雀仔街的人亦形形色色,不分身份地位,這條上海街的後巷便成為了著名的「雀仔街」。


老照片的「一定好茶樓」

老照片的「雲來茶樓」

老照片的「雲來茶樓」


1.一定好茶樓位於兩條街道的交界處,是典型的「街角樓」(鄭寶鴻提供)╱2.雲來大茶室曾為電影《辣手神探》的取景地(資料圖片)╱3.雲來大茶室內掛滿了雀仔籠,熱鬧非凡(資料圖片)╱4.活化後的「618上海街」,內部裝潢懷舊


上海街尋找上海味
在上海街和北海街的交界處,碧藍色招牌的「上海美食」點心店令我好奇,在這片街區,是不是真的能尋到上海之味呢?曾幾何時,我在上海居住時,嚐過不少烹調講究的本幫菜:響油鱔絲、毛蟹炒年糕、酒香草頭……更令我難忘的是上海的點心:老大昌的白脫芝士大蝴蝶酥、光明邨的鮮肉月餅、大壺春的蟹粉生煎……來到這間「上海美食」,不免對記憶中美好的上海味道產生懷念,走近一望餐牌,才發現這裡售賣的原來還是廣式點心:燒賣、鳳爪、包點之類的。不過玻璃櫃上貼了一張白紙,專門寫着年糕售賣,不知道和上海年糕有無分別。

一口江南鄉愁
令人驚喜的是,在這間廣式點心店隔壁,就是一間專門出售內地尤其是江浙滬食材的商店,叫做紹萬祥南貨貿易行。店門欄上貼滿了紅橙黃小彩紙,上面用黑色毛筆寫着「台灣風雞」、「寧波鰻胴」、「舟山海蜇」、「嘉湖粽」各式貨名,對應掛着幾隻澄黃的風雞和長達一米的數條深藍色海鰻;門欄兩側又分別貼有大字「江南名產大閘蟹」、「天天空運到港」,看上去饒有趣味。門口地上擺放了包裝好的杭州醬鴨、帶有泥土的冬筍、散發特殊氣味的椿菜、泡在水裡的海蜇頭等等,還有各種調料的瓶瓶罐罐疊於其上。一位時髦的女人走進來,用帶有上海腔調的廣東話和店主交流,隨後買走了幾斤冬筍,原來這位充滿海派風情的女人就是上海移民,她住在附近,常常來這家店買一些家鄉的食材和調料。
店主是浙江人,他告訴我,這些食材都是從內地訂購,通常提前電話跟供應商講好,鮮貨走空運,其他的走海運,來幫襯的客人多是江浙滬移民,大家經常用方言聊天,常常根據新到食材,討論江浙菜的烹飪心得,譬如新鮮冬筍和金華火腿可以做成醃篤鮮,海蜇頭切絲涼拌……據他瞭解,上海街附近的確有不少江浙滬的移民,即使來到香港很多年,依然忘不掉這一口鄉愁味。


上海街的米芝蓮美食

方太糕品

主打中式糕點:砵仔糕、馬蹄糕、芝麻卷、馬豆糕等,新上榜《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2022》的街頭小吃推介
地址:九龍佐敦上海街196號地下
電話:5628548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0:00-00:00


1.售賣廣東點心的「上海美食」(隋彪攝)╱2.紹萬祥南貨貿易行的老闆手拿一條寧波鰻胴(隋彪攝)


時移世易海味舖
上海街在填海前,附近有很多漁船泊岸,由於香港天氣炎熱,船上又沒有冷凍保鮮設施,漁民們便把他們的魚獲曬乾,慢慢形成了把海鮮製作成海味乾貨的習俗。早年,香港的海味舖以鹹魚攤檔的形式存在,掛滿了各種風乾鹹魚。當時鹹魚比鮮魚價格便宜不少,碼頭工人和其他勞苦大眾出力出汗多,需要吃鹹魚補充鹽分,因此鹹魚很受歡迎,正如流行曲歌詞也唱到:「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如今,晾曬鹹魚的漁民和從事苦力的勞動者減少,大部分人的飲食觀念也發生了轉變,認為鹹魚是高鈉醃製食品,危害健康,所以少吃鹹魚。因此,眾多的鹹魚攤檔逐漸轉型成少數售賣海味的店舖,貨源來自內地各省和東南亞等。其中一些海味舖仍保留了傳統的交易方式,使用一種獨特議價工具——密底算盤。一般的算盤是上下打通,在上面打甚麼都會被人看見,而密底算盤的算盤底是密封的。如果把底部向外,老闆計算交易利潤時,上面打了甚麼數目都無人可知。
在上海街,除了可以見到知名的連鎖店安記海味,還有以「花膠博物館」見稱的有利海味,店門口掛滿了金燦燦的花膠,用塑膠袋密封起來,各種形狀和色澤的花膠分別貼上不同的標籤,幾個客人正在仔細挑選和還價。從單一的鹹魚攤到貨品琳瑯滿目的海味舖,足以感受到上海街地理乃至飲食文化的轉變。


1.昔日掛滿各式鹹魚的攤檔(fotoe)╱2.如今出售花膠等高檔海鮮的有利海味(隋彪攝)

老照片的鹹魚的攤檔

薰香撲鼻臘味行
臘味是香港餐桌上很常見的食物,特別是在冬天,煲仔飯把香噴噴的臘味和焦脆的米飯結合起來,淋上甜豉油,攪拌時臘味的香氣撲面而來,令人有說不出的幸福感。上海街的永華臘味行不僅有本地製作的臘味,也有從內地進貨。店門口人頭攢動,據說這是九龍唯一的臘味批發行。陳皮腸、三花腸、鴨肝腸、全瘦腸鵝肝腸、順德魚……一串串地掛在店門口,滴着亮晶晶的油珠子,鹹香撲鼻。
在過去,臘味是逢年過節才能擺上飯桌的高檔貨,而且大小公司的老闆都常在過年時贈送員工臘味禮包,作為辛勞工作一年的答謝——一張牛皮紙包着臘腸、臘肉、臘鴨,一人領一包,大家歡歡喜喜過年。
臘味的市場現已不如當年,永華老闆曾打算退休結業,但靠着一班已經退休,義務來幫忙的老夥計和經常幫襯的街坊,這間臘味行堅持到了今天。舊時老舖的夥計們內心純粹,不在細節上斤斤計較:「不能說只顧眼前,工作多做一些、少做一些無所謂,大家開心就好,吵架是賺不了錢的。」懷有這樣的態度一起工作多年,夥計們早已成為老友,隔三差五回到店舖打打麻雀、幫幫忙、敘敘舊。路過這間臘味舖,鹹香依舊、人情如初。

百年腐乳店 廖孖記
不久以前,我聽過一個很有意思的食譜——「蒜蓉腐乳意粉」,這食譜出自上海街附近一間叫廖孖記的腐乳專賣店。從創店伊始至今100多年,舖面一直立於佐敦閩街與官涌街的交界處,不過當年的舊樓經過整棟翻新,寫上了白底紅字的「廖孖記」,非常醒目。1905年,一對孖生兄弟廖仕忠及廖仕榮創立了一間豆品店,由於香港氣候潮濕炎熱,新鮮豆品易變質,廖氏兄弟便把賣剩的豆製品做成了腐乳,並且為其製作包裝,取名廖孖記。這是香港最早有名有姓專門售賣腐乳的店舖,70年代更成為香港首個出口東南亞的品牌。
不同於其他式微的老店,廖孖記現今依然生意興隆,如今的掌櫃是廖孖記的第3代傳人廖振建,他的妻子廖太太很有創意,將腐乳發展成了各種花樣。店舖的牆上有腐乳的食譜,除了平常的椒絲腐乳通菜,腐乳羊腩煲,還有新奇的腐乳意粉,白糖腐乳麵包。廖太太告訴我,許多中國人都流着「腐乳血」,過去上海街有很多來買腐乳的人,現在來買的則是他們的小孩,這「腐乳血」好像有遺傳似的。廖太太還獨家研發了蒜蓉腐乳醬,用來煮意粉可以帶來芝士的口感,並且有中西碰撞的趣味。不過她通常不會製作太多,一推出便會迅速賣光。
廖孖記的創意不止如此,如今店舖內還舉辦了《百年歷史腐乳 X Jay親筆手畫膠片畫展》,手繪的日本動畫風格膠片畫與百年老店發黃的牆壁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老照片的「廖孖記」

上海街附近還有……

油麻地街市

3層高的粉紅色建築,與鄰近的新填地街街市、超級市場構成多種集市形態。新填地街露天街市遍佈攤檔,是當地居民們買菜的好去處。
地址:九龍油麻地甘肅街20號


1.永華臘味行的香氣吸引了許多前來購買的人(隋彪攝)╱2..廖孖記的3代人合影(隋彪攝)╱3.老照片裡的廖孖記,其地址未曾變化(資料圖片)


復古味美食
掛滿雀籠,人聲鼎沸的茶樓已陸續消逝,而1946年開業的老牌西餐室新廣南餐室仍然佇立在旺角「618上海街」附近。店內裝潢仍保留懷舊風格,小方桌上蓋着富有南洋風情的綠色格子桌布,皮質長型沙發令人想到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蘇麗珍與周慕雲鋸扒的場景。招牌的「馬來大餐」和「馳名海南雞飯」僅是茶餐廳的價格,並非西餐室那般昂貴。不過那馬來大餐看似豐富,味道卻不敢恭維,沙嗲肉串像是從50年代雪櫃中拿出來的,雖然價格便宜,但食物的質素也隨着餐廳一同褪色,但若想品味昔日上海街情調,這間餐廳還是值得一去。
60年代,平民化的冰廳出現了。冰廳因樓底高,天花板裝了吊扇,涼風吹送,又售賣紅豆冰等冷製食品,因此得名。冰廳的環境雖不如西餐室那麼高雅,但也算舒適,而且價格適中,吸引了普羅大眾光顧。後來,不少冰廳改領餐館牌照,轉型為茶餐廳。茶餐廳面對大眾、融匯中西,供應多樣化且上餐速度快的食物和飲品,逐漸成為了香港最普及的食肆。
屹立在佐敦上海街已經50多年的「莎莉文冰廳餅店」,見證了上海街的興衰起落,雖仍稱冰廳,但運作模式和供應食品與茶餐廳無異。餐廳門口掛着手寫餐單,透過玻璃餐櫃可以見到一些古早式樣的西餅和蛋糕。走近店內,典型的冰廳復古裝潢:木卡座、雪花紋舊地磚,色調沉鬱,牆上貼滿了褪色的餐牌紙。午餐時間,店內依然沒有滿座,只有兩枱阿叔阿伯,手拿報紙,一面吃,一面談天。
品嚐了店內的「牛脷燴意粉」,有些失望,通粉泡在乳白色的清湯裡,上面飄了兩片並不新鮮的牛脷。意粉應該是湯中泡了許久,吃起來已毫無彈性,牛脷也軟塌塌。我一心想去舊式茶餐廳體驗老香港的口味,卻嚐到如此的食物,相信很難再回頭,這是否老餐館逐漸被淘汰的一大原因呢?


老照片的「莎莉文冰廳餅店」


1.新廣南餐室門口,手提鳥籠的老人喚回昔日茶樓街的記憶╱2.昔日繁榮輝煌的莎莉文冰廳(資料圖片)╱3.如今莎莉文冰廳餅店的室內景

 

何去何從的上海街

穿越上海街,好似走過了整個香港的縮影,依稀可見昔日香港的漁港風情,見證了數不盡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從街道南端的柯士甸道漫步到北端的荔枝角道,留存至今的老舖星星點點,彷彿切斷了時間和空間。舊樓整修、店舖轉租、人口老化……老區的種種生態令人深思。在旺角的「618上海街」唐樓活化後,呈現出新舊交織的景象;朗豪坊的玻璃外牆熠熠生輝,宛如一頭鋼鐵巨獸,將人們從過去迅速拉到了未來。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令人深思:上海街,將何去何從?


唐樓屋簷下,上海街新舊交織的景象

社區老化的命運
儘管陽光普照,但上海街散發出的舊氣味是陽光驅散不了的——街角的流浪漢、拾荒的老婦、門可羅雀的南亞商店、店舖轉租的告示、公園長椅上看馬報的老伯……
那些至今仍營業的老字號,依然堅持着質樸的經營手法,留存街坊之間的人情味,但絕大多數都面對後繼無人、手藝湮沒的命運。「成昌表行」、「得如酒樓」、「馮滿記」等輝煌一時的老店都已結業淡出。上海街另一頭的彌敦道卻車水馬龍,繁華熱鬧,那一句「一剎那的光輝並不代表永恆」,道給誰人聽。
都市在變,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必然的,畢竟風華不再。在惋嘆流水落花之餘,也應積極尋求未來的去向。
香港市建局曾對上海街的舊樓進行了結構勘測,發現老化程度非常嚴重,住宅單位大多被分成劏房租出,天台亦有一些違規建築物作為住宅使用,這令樓房出現了鋼筋破裂和漏水問題,已經達到「其結構壽命的極限」。因此,重建、保育活化舊樓刻不容緩。
一些專家認為,歷史建築物不能以統一的模式保育,「原汁原味」的保育模式通常適用於考古遺址或重要的文化遺產,譬如宗教建築、宮殿和政府主要建築物等;而對於唐樓建築群這一類有實用性的建築,除了保存它們的建築特色外,還應恢復它們的實用功能。

新舊交織的「618上海街」
既要緊隨城市發展步調,又要留存歷史風景,活化建築便成為了舊樓重生的一道曙光。上海街600至626號的唐樓建築群就是一個經典的保育範例,14棟戰前及戰後唐樓並排在街上,當中有10棟建於1920年代,時光被壓縮在青磚立柱間。如今這些唐樓變作人氣懷舊商場,在騎樓下行走,仍然可以感受到昔日上居下舖的生活模式和街道生生不息的氛圍。
唐樓經過整體翻新,不過仔細一看,那幾個麻石立柱內含玄機——似乎特意沒有整修,保留了當年的商業痕跡。立柱表面水泥上的油漆招牌字一部分剝脫,露出裡面若隱若現的招牌字,彷彿剝洋蔥一樣,從每一層殘存的招牌字中,見到電器舖、茶莊、涼果舖等行業在不同時間齒輪中刻下的印記,也反映出當時上海街商業的繁盛。


1.老區路邊的牆上貼滿了轉租告示╱2.「618上海街」的唐樓活化後,呈現出魔幻的街景╱3.「618上海街」商場的玻璃,映射出上海街的今昔變化


走入「618上海街」,紅磚牆、鳥籠、木製窗戶、室內地磚都散發出懷舊感,大門口附近牆面上繪有插畫家慧惠的作品,昔日的「618上海街」用顏料再現。雲來大茶樓、順行單車行、水壺醫院、寶生銀行、單眼佬涼茶……行人穿梭其間,畫筆細膩溫潤,勾勒出往日的光影故事。
整棟樓共有5層,沒有商場裡千篇一律的連鎖店,大部分的店舖裝潢都圍繞着懷舊的主題,售賣古著、潮物和有趣的雜貨等。其中位於1樓的「REstore 個體小店文化保育」大有來頭,這間小舖最初從油麻地起家,以售買香港及台灣的原創產品為主,希望藉此保育文化。店內可見各種充滿香港特色的周邊產品:招牌字、手繪明信片,可供遊客拍照的紅色小巴紙牌等等。並且,作為一家推廣傳統技藝的商鋪,REStore 個體小店還有各式各樣的手藝課程,並提供不定時的導賞及展覽。
走到老舊的陽台,午後細密的陽光照出無限溫馨,但我突然發現,一年前從這裡望出去的一個很醒目的招牌「耶穌愛你」消失了。物換星移,「618上海街」能被保留下來,真是幸運。雖然有着文青的包裝,但活化項目的確給予了老建築新的生命和功能,不但在硬件上延續了歷史,並且利用創意實現人地共融,滿足了社區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朗豪坊式發展
走出「618上海街」,透過層層疊疊的老樓向遠處望,一組摩登建築群出現在上海街的天際線。這棟高逾255米的朗豪坊在2004年落成,與周邊的朗豪坊寫字樓、香港康得思酒店一同成為了老區的新地標,3座建築吸引來許多具有高消費力的本地上班族和旅客。和保育活化相比,朗豪坊則象徵了另一種城市發展模式。
在過去,朗豪坊是一片舊住宅用地,有「雀仔街」和知名紅燈區,夜總會、卡拉OK伴唱與按摩館林立,眾多弄雀採花之人在這裡聚首,可說是龍蛇混雜。1980年,政府與地產公司「鷹君集團」簽訂協議,在「雀仔街」及附近興建商場、辦公室及酒店。建成的朗豪坊商場擁有未來感的玻璃外牆,樓高15層,充滿了各種潮流品牌和創意餐廳,最大的特色是有一組連結4A寫字樓的通天電梯,而這組扶手電梯是香港最長的商場扶手電梯。
乍一看,充滿中產氣息的朗豪坊的確改變了舊區凌亂的狀況,就像是衣衫襤褸的勞動階層搖身一變成為油頭西服的精英人士,身價提高,顯得體面,正代表了現今在香港大行其道的「中環價值」——但這就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嗎?政府與發展商似乎聯合起來改變了上海街周圍原本的生態,那些獨有的街道與建築連同多姿多彩的生活故事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1.藝術家慧惠的插畫作品,還原了上海街昔日的畫面╱2.「618上海街」唐樓建築群仍然具有街道生生不息的氛圍


街道繆斯,願你訴說
如今香港舊區老店漸漸被善忘的人們從記憶中抹去,被金碧輝煌的商場和遍地開花的連鎖店取而代之。上海街似乎也面臨着這樣的命運,這一條裝載了無數故事的街道,是否有一天會在未來世界裡無法再講述,變成一個冰冷寡言的鋼鐵異獸?那些象徵着香港多元文化的建築、傳統商舖是否有一天會完全消失?事實上,上海街就是整個香港的縮影,通過這一條街道,可以看到香港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街道是城市的脈絡。美國著名城市規劃研究者Jane Jacobs曾寫道:「在有吸引力的城市地區,街道是永遠不會消失的。頻繁的街道可讓使用者複雜地組織他們的使用方式。」然而,在上海街可以看到和這論調背道而馳的例子,一如朗豪坊,暴力取代附近的小舖與唐樓,變成一個象徵地產霸權的商業用地。當雀仔街變成了朗豪坊,波鞋街成了商住大廈,香港的街道是否就這樣愈來愈少?
城市應該大有大玩,細有細玩;但在急速發展下,香港還能有街道去容納小型商戶和堅守傳統的老字號嗎?對旅客而言,香港獨有的魅力就是這些充滿了故事的街道,它們是無數文學、電影、音樂的繆思;它們牽引着人們的觀感,每一個角落都浮現出奇景;它們瞬息萬變,生生不息。當我置身於此,總會由心生出感動,沉醉在「我城」的榮光中——既浪漫,又現實;既漂泊,又踏實;既快樂,又哀傷……但願,上海街能夠一直訴說下去。


1.嶄新的朗豪坊與重建的老樓形成強烈對比╱2.朗豪坊內的潮流品牌與年輕一代


上海街全長不到3公里,如果想瞭解它的前世今生,不妨由南端佐敦的柯士甸道開始北行,經過寶靈街、閩街、佐敦道、南京街、寧波街、西貢街、北海街、甘肅街、眾坊街、窩打老道、山東街、亞皆老街等橫街,沿途可見多家近百年的老店;亦有天后廟、舊油麻地戲院、紅磚屋等油麻地地標,以及現代購物商場朗豪坊,最後以復古的「618上海街」作終點。


上海街地圖

廖孖記:佐敦閩街1號

莎莉文冰廳餅店:佐敦上海街109號
鏡明相架玻璃工程:油麻地上海街111號
玉器街:油麻地廣東道
祥盛檀香扇莊:油麻地上海街185號
方太糕點舖:佐敦上海街196號
和盛老金行:油麻地上海街201號
天后廟:油麻地廟街廟街56-58號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廣東道627號
郭記木器雕刻:油麻地新填地街158-160號
泗祥號:油麻地新填地街196號
陳枝記刀莊:油麻地上海街316-318號
永華臘味行:油麻地上海街332號
萬記砧板:油麻地上海街342號
利和秤號:油麻地上海街345號
紅磚屋:油麻地窩打老道8號1座
油麻地戲院:油麻地窩打老道6號
油麻地果欄:油麻地新填地街202號
雞仔嘜:旺角上海街387號
利工民:旺角上海街505號
朗豪坊:旺角亞皆老街8號
蘇媽.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室:旺角上海街618號
618上海街:旺角上海街618號
新廣南餐室:旺角上海街631-633號


行逛上海街

10:00-10:30
由柯士甸道與上海街1號交界出發,過寶靈街去閩街,左轉入廖孖記選購腐乳製品。

10:30-11:30
前行不遠到佐敦道,當年的金菊園臘味就在今天統一大廈的街角位置,再往前行是鏡明相架玻璃工程,集友銀行位置則是昔日無人不曉的李家園百貨所在,對面街角就是冠南華舊址。可到莎莉文冰廳吃早午餐。

11:30-12:30
向北行過寧波街、西貢街,參觀祥盛檀香扇莊,然後到方太糕店及紹萬祥南貨貿易行購物。

12:30-14:30
到北海街可見和盛老金行,下個街口為甘肅街玉器市場,再往前行即為榕樹頭天后廟、油麻地書院。(晚上廟前的街市街有許多看掌相及塔羅牌的攤檔。)行至眾坊街與廣東道交界,可見具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的油麻地報案中心,然後到有70年歷史的廟街轉角唐樓美都餐室嘆下午茶。

14:30-16:00
位處上海街與眾坊街交界的海景絲麗酒店,即當年一定好茶樓位置,轉入新填地街欣賞郭記木器雕刻,順便參觀果欄及已改建的油麻地戲院,然後回上海街的「廚具用品街」,一次過參觀陳枝記刀莊、萬記砧板、永華臘味行及利和秤號等。

16:00-16:30
參觀紅磚屋,然後橫過窩打老道直上碧街,即抵當年的得如酒樓,即今日的得如樓大廈。

16:30-18:30
繼續北上過咸美頓街、登打士街、豉油街,沿途有雞仔嘜、利工民等,過山東街可到朗豪坊乘坐扶手電梯,到各種新潮店舖參觀及選購。

18:30-20:00
過亞皆老街後可到活化後的「618上海街」參觀文創、雜貨或古董店。最後可選擇在「618上海街」蘇媽‧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室或對面的新廣南餐廳享用晚餐,結束旅程。


「618上海街」唐樓的百年麻石柱,保留了昔日的商業痕跡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