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資訊 > 衛奕信徑 香港郊野的縱軸

旅遊資訊

衛奕信徑 香港郊野的縱軸

分享:
 

      衛奕信徑於1996年啟用,是本港第4條長途遠足徑。它全長78公里,共分10段,路線起於港島赤柱峽道,一直往北延伸,迄於新界北部的南涌,沿途經過8個郊野公園。欲知衛徑的特色與設計理念,我們不妨從它的設計者――衛奕信談起。

      香港郊野的軸線
      衛奕信為第27任香港總督,在此之前,他亦曾是第25任港督麥理浩的政治顧問,兩人同樣熱愛登山臨水,亦曾結伴同遊。衛奕信深感香港郊區環境幽美,交通便捷,值得向大眾推廣,遂於1987年接任港督後,籌建衛奕信徑。他更親自參與路線設計過程,當時主要考慮如下:
      首先,衛奕信有見他的老上司麥理浩留下一條東西走向的麥理浩徑,很想再建一條南北走向的長途遠足徑,如此成一「十」字,縱橫貫通香港。其次,當年古物古蹟辦事處正着手整理本地古蹟,衛奕信發現不少精美古建散落在不同的鄉郊,於是盡量把這些歷史瑰寶囊括進他的路線,方便市民遊逛。

      無法跨越之難
      結合上述因素跟個人偏好,衛奕信在地圖上繪出他理想中的路線。這條「縱線」比麥理浩的「橫線」帶來更多爭議。為甚麼呢?在香港4條長途遠足徑中,只有衛奕信徑同時行經港島、九龍和新界3大地域,一方面你可以說它涵蓋範圍大,最能代表香江。然而另一方面,我們皆曉得港島與九龍中間隔着維多利亞港,任衛奕信有通天之能,亦不能修築起接通兩岸的郊遊徑。變相從衛徑2段終點到衛徑3段起首(鰂魚涌到藍田)須乘坐港鐵,整條遠足徑因而不夠連貫。
      衛徑另一個常為人詬病的地方在於石梯不少。這些石梯不但「長」,而且「譖」——它們色調灰黑、樣式刻板,跟怡人的山林格格不入。走着走着,不由得使人興致大減,呵欠連連。其實衛奕信本來也不喜歡在山頭設置樓梯,最後接受石級,背後原來有一段故事,他在接受雷利計劃(香港)訪問時說:「記得當年我與兩個兒子由赤柱上山,那時剛下完雨,山徑滿是泥濘。我們沿濕滑的泥路登上孖崗山,艱苦非常。如果有樓梯,可以讓更多人看見美好的風景。」
      香港大部分山脈皆為東西走向,衛徑卻是從南走到北,少不免要「翻山越嶺」,其整體難度較麥徑大。鋪設樓梯以便遊人,無可厚非,只是樓梯也有很多種,雖然明白預算有限,但偶爾攀衛徑8段的九龍坑「天梯」時也會想,如果(最少部分段落)是以人手方式維護的山徑,整趟旅程定必生色不少。方便與質量之間的平衡,實在值得我們再加思量。

      衛奕信的告白
      衛奕信1992年離任,衛奕信徑1996年才完成,故他未能親自完成整個計劃。不過他早已走遍香港郊野,曾提及衛徑的終點南涌地近邊境,甚具古村風情,是他其中一處心水之選。不過論及最愛的路段,這位前港督始終首推八仙嶺望吐露港一段。他的深情表白,很適合為衛徑以至香港作一小結:「陡峭的斜坡往吐露港伸展,一邊是大廈林立的沙田和大埔,另一邊則是海天一色的吐露港和大鵬灣,形成強烈的對比,置身其中可以欣賞到香港多姿多采的面貌,既有充滿活力的城市,亦有美麗迷人的景色。」


1.衛奕信最愛八仙嶺一段的景色(CK Chan攝)/2.衛奕信熱愛香港郊野,圖為他(左2)出席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開幕儀式(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


衛奕信徑分段圖


第1段
赤柱峽道→陽明山莊
長度:4.8公里 時間:3小時
難度:★★★★☆
甫踏進衛徑,即要挑戰知名的孖崗山「天梯」。孖崗者,上完一崗又一崗也――更要命的是,孖崗山之後還有一座紫羅蘭山。慶幸從孖崗山觀景台回望赤柱半島風景不俗,冬日時節先後有大頭茶及吊鐘花助興,頗值一遊,夏天的話,此段可免則免了


第2段
陽明山莊→鰂魚涌
長度:6.6公里 時間:2.5小時
難度:★★☆☆☆
從陽明山莊起步,先登渣甸山,再征小馬山,沿路可以欣賞大潭谷及維多利亞港,景色怡人。緊接經柏架山道下康怡花園,此段古蹟頗多,有二戰時期的爐頭,也有俗稱林邊屋的前太古職員宿舍。只是該處附近常有野豬出沒,若然遇上,切勿餵食或刺激牠們

第3段
藍田→井欄樹
長度:9.3公里 時間:4小時
難度:★★★☆☆
第2至第3段中間隔着維多利亞港,必須乘地鐵跨過大海。由藍田站A出口起步,經高超道及澳景路上五桂山,再接馬油塘往井欄樹。第3段風景一般,以將軍澳樓景為主,特別登五桂山前的一段,完全是市區路。如非堅持走完全部衛徑,從油塘站出發,經鯉魚門登魔鬼山,欣賞炮台及鯉魚門海峽,再走山道接五桂山,應為更好的選擇

第4段
井欄樹→沙田坳
長度:8公里 時間:3小時
難度:★★★★☆
經過井欄樹、黃麍仔、大藍湖一帶的西貢村落,沿西貢古道向九龍山脈前行。天色若佳,途中可俯瞰西貢海及牛尾海遠景,堪稱絕色。緊接登東洋山頂再下飛鵝山道,循山路一直向西走,途經飛鵝山和大老山到沙田坳,該地除了有一獅子亭,亦開有士多,走累了,可以在那裡吃山水豆腐花

第5段
沙田坳→九龍水塘
長度:7.4公里 時間:2.5小時
難度:★★☆☆☆
這段難度低,盡為引水道。只是一路林木繁盛,視野相對狹促,若果希望登高望遠,可能會略為失望。全段的亮點在於望夫石,此石乃香港老牌景點,相傳由一揹着嬰孩,等待丈夫的婦人變化而成。個人認為遠觀較近看更為神似

第6段
九龍水塘→城門水塘
長度:5.3公里 時間:2.5小時
難度:★★☆☆☆
從九龍水塘經金山路步向城門水塘,路線短而簡單,最大的麻煩在於水塘一帶猿猴眾多,前行時務必把膠袋及食物收妥,避免惹「猴」犯罪。順帶一提,廣義的九龍水塘由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及九龍接收水塘組成,連帶附近的石梨貝水塘,合稱九龍水塘群。此段有不少支路圍繞這4個水塘的不同部分而行,時間允許可以多走走

第7段
城門水塘→元墩下
長度:10.2公里 時間:4小時
難度:★★★☆☆
起點在城門水塘主壩,東望獅子山,北靠大帽山,可謂好山好水。一直沿水塘走,路上白千層、山蒼樹、黃牛猿猴之景不絕,城門水塘永遠是行山新手最好的選擇。本段後半部分經鉛礦坳到元墩下,景色較為沉悶,可以考慮略過不走


第8段
元墩下→九龍坑山
長度:9公里 時間:4小時
難度:★★★★☆
起點元墩下並沒有交通工具前往,有人順着衛徑第7段行走至此,更多乾脆放棄此一小段,直接從新屋家起步。先向上碗窰走,該處的碗窰遺址頗有特色。緊接進入大埔市區,越過林村河,往太湖山莊再接山徑登九龍坑山,這段為衛奕信徑另一條著名的「天梯」,雖然不至於非常長,然而一路盡為水泥石級,直走得人心灰意冷,挑戰者務必確保自己體能充足


第9段
九龍坑山→八仙嶺
長度:10.6公里 時間:4.5小時
難度:★★★★★
本段應該為衛奕信徑最難的一段。起點位於九龍坑山頂,往鶴藪水塘下行,之後攀越屏風山及黃嶺,之後沿八仙嶺的稜線上上落落,相繼走完純陽、鍾離、果老、拐李、曹舅、采和、湘子及仙姑8峰。雖然八仙嶺之壯麗與遠方船灣淡水湖之清秀無與倫比,但路線之長,高低差之嚇人,也確實不是一句「頂硬上」便能撐下去。若對自己的體能沒有信心,可以從大尾督登八仙嶺,至黃嶺前拐北向南涌走,應該會輕鬆一點

第10段
八仙嶺→南涌
長度:6.8公里 時間:2.5小時
難度:★★★☆☆
起首從八仙嶺的仙姑峰往下走,接橫七古道往北走。橫七之「橫」者,橫山腳上、下村也;「七」,則為七木橋上、下村,橫七古道,就是昔日村民往來之道。現今這條石磴古道保存完好,但村民皆已搬走,古道廢村,頗有風情。經過下七木橋後,遇分支路往尤德亭走,在此欣賞南涌及鹿頸一帶的美景後,直往南涌走,結束這段衛徑之旅

 

 

縱走港九
新界絕色

衛奕信徑縱貫全港,一口氣網羅港島、九龍和新界3大地域的景貌。概括而言,港島富庶、九龍熱鬧、新界樸野的固有形象不算錯誤。只是再細走一遍衛徑,便能體會概況背後總有參差變化,比方說同樣是富庶,港島南部的豪宅大屋與北部的摩天巨廈便大有不同。衛徑由南往北,雖然不過78公里的路程,卻已是或山或水、忽城忽郊、時鎮時村,香港景貌之豐富,盡顯無遺。


俯瞰九龍水塘群。山城緊靠一起,乃本地一大特色(CK Chan攝)


港島段
第1-2段

繁華兩面

衛奕信徑始於赤柱峽道,循漫長的石階攀登孖崗山。回頭一望,赤柱灣跟舂坎灣粼粼的碧水擁抱赤柱半島,豪宅星星點點滿佈在半島之上,其中不乏西式圓柱,亦有中式綠瓦,華洋共處,一派港島南區的奢華。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很為赤柱着迷,他的形容也是中英夾雜:「其地名Stanley,風景絕佳」、「看海上的斜陽,風景特別清麗」。
翻過孖崗山,緊接又有一座紫羅蘭山。新春前後,這處盛放「缽囊吐艷香同遠」的吊鐘花,其時漫山粉紅,可謂衛徑1段最為嬌艷的時光。


紫羅蘭山吊鐘

吊鐘為本地原生植物,一般生長於開揚的山坡灌叢之中,花期在農曆新年前後,其花粉紅,倒懸在纖細的花柄上,狀如倒掛金鐘,因而為名。衛徑1段的紫羅蘭山為港島知名的觀賞吊鐘花勝地(Hidy攝)

赤柱半島

日落時分,由孖崗山觀景台回望,斜陽把赤柱的岩柱染得通紅——有部分人相信,「赤柱」這個名字,正是源於這個景象

衛徑1、2段的交匯處在陽明山莊,位置靠近港島中心,以此為分界點,我們從港島南部進入港島北部。先後翻越渣甸山及小馬山,途中不乏欣賞維多利亞港的好位置,維港兩岸高樓林立、檣帆不絕,繁華如斯,與赤柱的低密度環境相比,別有一番風情。
離開郊區,重返港島市區之前,我們行經港島第二高峰柏架山,山中森林蓊鬱,很有港島郊區之特色;山上則設有2個「白波」(航空檢測雷達站)及1座發射站。港島較少像九龍獅子山那樣形狀獨特,易於辨認的山頭,柏架山這「兩波一天線」,是港島東區之一大標記。

維港金光

維多利亞港水深港闊,屬天然良港,也是本地最享負盛名的景點。除了山頂盧吉道之外,位於衛徑2段的渣甸山亦有非常適合觀賞維港的位置。臨近日落,金光映照維港海水以至兩岸高樓,耀眼生輝(Hidy攝)

柏架山雷達站
「白波」(雷達站)不是大帽山專利,柏架山同樣設有「白波」。山下可見柴灣一帶的市容,小西灣運動場及柴灣公眾貨物裝卸區格外醒目,天邊「反曙暮暉」前來助興,驚艷無比(CK Chan攝)

飛鵝絕頂
近處飛鵝山頂峰建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兼模擬電視廣播發射站,遠方可以看見白沙灣以至西貢海一帶的海域,山與海中間散滿大大小小的西貢村落(CK Chan攝)

九龍段
第3-6段

緊密山城

嚴格而言,衛徑穿行九龍市區的部分不多。原初九龍之範圍僅限於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至1937年,港英政府才刊憲,將界限街以北,九龍群山以南的平坦土地劃為「新九龍」。
衛徑3段雖起於藍田港鐵站(觀塘區),但主要縱走將軍澳群山,將軍澳屬於九龍嗎?這問題困擾不少人:按選區劃分,將軍澳屬新界東,自是新界無誤;然而將軍澳警署屬東九龍總區;此外,當我們站在魔鬼山或五桂山,看將軍澳樓宇林立,地產商均聲稱它們為「九龍」屋苑。新界耶?九龍耶?讓人摸不着頭腦。
更有趣是,衛徑4段經井欄樹、蠔涌等地上九龍群峰,明明這些村落跟將軍澳市區同屬西貢區,但或許因為沿路盡是村屋、荒田及沼澤,予人的感覺就很「新界」,不「九龍」。大抵時至今日,我們多少仍殘有新界偏遠(有牛)的成見吧。

九龍群峰為維多利亞港以北的一道屏障,也是九龍與新界的天然分界線。從東面的飛鵝山一直到西面的獅子亭,隨意選一個點往南眺望,樓宇密不透風,街道車水馬龍,正是最典型的九龍風貌。藍調時刻,獅子山下萬家燈火,風景華麗,更勝白天。

鳥瞰九龍

在九龍群峰航拍香港市容,畫面下方九龍市區極盡繁華。靠近左上方,啟德郵輪碼頭(前啟德機場跑道)將九龍灣一分為二(CK Chan攝)

九龍灣夜景

以長焦拍攝九龍灣一帶,左上方的建築為該區地標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長焦獨有的壓縮感使本來已經擠迫的樓宇更加緊密,盡顯香港地少人多之特色(鄧子豪攝)

「獅子山下點起萬家燈火,
風景華麗,更勝白天」

九龍水塘主壩

位於衛徑6段的九龍水塘於1910年落成,畫面左下方為主壩,呈弧形,美觀之餘也可以使水壓更有效地傳遞至地基。堤壩中央的「小屋」是主壩水掣房,與主壩、溢洪壩、溢洪壩記錄儀器房及記錄儀器房一同獲列為法定古蹟

昔日香港用水倚重本地供應,港九新界的山峽因而建滿水塘。衛徑6段穿插金山郊野公園一段便散有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合稱九龍水塘群。航拍視角之下,池水綠鑲嵌在山林綠之中,堤壩化作線條,將它們分割穿聯,這種城郊水塘的典雅結實,跟萬宜水庫那種海灣水塘之壯麗遼闊相比,各有千秋。
提到九龍水塘,不得不提猴子,畢竟比起金山,「馬騮山」這個別名可是更為知名。「馬騮山」的猴子猴孫並非本地種,而是於1910年代引入,目的是為了清除「馬錢」。這小灌木為香港四大毒草之一,其果如同小桔,人類誤服可以致命,獼猴卻以此為食糧,乃天生的滅毒能手。牠們為數眾多,不時聯群於九龍水塘至城門水塘一帶出沒,那架勢固然嚇人,卻也不失為精彩的攝影題材。大家緊記收好膠袋與食物,不要餵飼猴群便好——這點已經提過不下萬次,只是最近行經九龍水塘,依然見人樂此不疲地向馬騮拋投水果,唯有不厭其煩,再次嘮叨。

獼猴擋路

野生獼猴的主要食物本為植物的葉、果實、花、根以及昆蟲等等,但因為人們過度餵飼,牠們逐漸失去畏懼人類的本性,聯群結隊,在路中心大搖大擺(Hidy攝)


新界段
第7-10段

村郊野趣

進入新界,野趣愈發濃烈。城門谷地佔大帽山、草山、針山、石梨山之麓。人在谷中,舉目四周皆為大山,確有幾分城牆守護堡壘之感。以大城石澗為首的諸多溪澗依附山坡,流經巖草,雨季時傾瀉而下,旱季時涓涓不止,持續不斷為水塘注入活水。水的流量多寡,又影響水塘面貌,或波平如鏡,蒼山倒影;或水紋交錯,一片淼茫。當然要數最壯麗的時候,還是洪水滿溢,開閘洩洪之時。
水塘景色多變,不同天氣前來,皆有不同體驗。城門水塘交通方便,難度也不高,值得一逛再逛。

水浸白千層

白千層移植自澳洲,特點為樹皮厚而富彈性,可層層剝落。它們主要生長在水邊,城門水塘滿水時,水淹其根,形成水浸白千層之景。這張作品在這奇景之上,進一步添增晨霧,更加難能可貴(Carlo攝)


洩洪漏斗

城門水塘的洩洪口呈漏斗狀,跟大潭水塘及香港仔水塘的堤壩式排洪有所不同,別具特色,非常值得一看

大城石澗

大城石澗為香港九大石澗之一,發源自大帽山東南麓,「大」意指大帽山;「城」則代表城門谷。在白千層林稍北位置的燒烤場附近有石橋,橋下有幾個水孔,雨季時大城石澗的溪水穿孔而過,城門一景也(Carlo攝)


衛奕信徑愈往北走,我們愈深入新界的郊野。這處的山脈遼闊、密林幽深,與衛徑前半段走過的港島及九龍郊區相比,無疑更富宏大之感。
衛徑9段由九龍坑山走下來,進入八仙嶺郊野公園,在恰如熱帶雨林的環境下穿林越澗,抵達鶴藪水塘。這是一個翠綠的灌溉水塘,塘邊遍植楊柳油杉,池水清澈有魚,若事前有向水務署申請釣魚牌照,可在此垂釣,魚種包括羅非、鯉魚、藍刀等等。
提到八仙嶺公園的灌溉水塘,不得不提還有流水響,從鶴藪水塘有支徑小路可以通往。流水響之名早見於《新安縣志》:「流水響潭發源處有數石井,天造地設,深約尋丈,春夏溺如飛瀑,秋冬則淙淙細響。」但它真正為公眾熟知,應該在2020年。其時封關不久,大家困於小島,流水響「落羽松天空之鏡」的照片平地一聲雷,震撼整個網絡,隨之成為本地遊之(最)熱點。網絡時代,一個景點的推廣及流傳有時快得不可思議。只望各位趕熱潮、賞美景之餘,也要愛護環境,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流水響星空

流水響水塘為軍地河的主要源頭,河水經軍地再出梧桐河。每逢秋日,人們為一睹「天空之鏡」的風采,紛紛湧入流水響。攝影師選擇夜間出動,拍攝流水響星軌,景色與一般人所見大有不同(Carlo攝)

流水響天空之鏡

流水響一帶種滿落羽松,又名落羽杉。大約12月至1月期間,它的葉片會轉紅,碰上無風日子,波平如鏡,秋樹倒影,美不勝收。這張相片比較特別在於,在「天空之鏡」前方,再增添一些形狀獨特的枯樹,增加了相片的層次(Carlo攝)


毫無疑問,八仙嶺乃衛奕信徑最雄壯的景色。香港旅行家黃佩佳在上世紀初曾如此形容這座新界東北名山:「在大埔海之北,南麓有船灣,汀角等村……有峰八,聯屬起頓,勢如波濤,故名……南與馬鞍山遙遙相對,形勢絕勝。大埔海沿岸皆見之。」今天船灣村落已淹沒在船灣淡水湖之下,不過八仙嶺氣勢依然。春夏時分,這股「陸上波濤」芳草如茵;秋冬之際,則金芒滿地。小徑蜿蜒穿行其中,行友經過,山高人小;地闊天高,教人心曠神怡。

八仙嶺山海

八仙嶺的壯麗,與吐露港跟船灣淡水湖等水域有關,山之雄與水之秀相互輝映。稍為可惜的是,在香港眾多雄山峻嶺之中,八仙嶺的水泥石級應該算比較多和刻板,走起來不如大帽山或鳳凰山那樣「過癮」(CK Chan攝)

黃嶺金芒

提起芒草,港人第一時間當然想起大東山,其實打從10月尾開始一直到12月頭,八仙嶺一帶的山頭也是金芒遍野,當中又以黃嶺過純陽峰一段比較密集。強風吹來,芒拂大地,衛奕信認為這高低起伏的山嶺,有他家鄉蘇格蘭的風味


邊境地帶

從衛徑10段的尤德亭向北張望,畫面下方的魚塘與濕地為新界村落鹿頸;對岸的碼頭為沙頭角公眾碼頭,位於邊境禁區,只限禁區市民使用。在碼頭的旁邊,已經是深圳羅湖了

白鷺天堂

大嶼山有大、小鴉洲,沙頭角海亦有一個鴉洲。它臨近鹿頸與南涌,屬香港邊境禁區範圍。島上並無居民,倒是住了不少白鷺。黃昏時分,霞光映照在水面,小島謐靜,與世隔絕(CK Chan攝)

離開八仙嶺,沿衛徑9、10段繼續往北部邊境方向走,此路昔日為新界鄉民往返要道,名曰橫七古道,左右村落不少。隨着公路開通,村民遷出,慢慢只剩下頹垣敗瓦,卻也另生一種荒蕪之美。
臨到終點之前會途經尤德亭,這座中式涼亭由兩座六角攢尖頂相連而成,是衛徑路上最後一個觀景台,面朝沙頭角海:北岸是沙頭角禁區及深圳——那裡高樓大廈密密麻麻,從梧桐山麓一直推向低地,海邊鹽田港舳艫千里、貨如輪轉,熱鬧得不得了;南岸則是我們香港的邊境村落,遍地農田石屋、濕地灌林。躺臥在海上的鴉洲隨潮水漲退時大時小,白鷺悠然棲於其中,與世無爭。
衛奕信徑由港島南區起步,越過九龍群峰,最後以對比強烈的深港交界為結。衛徑這首風景詩縱然未夠詳盡,卻也唱頌了香港的千姿百態。旅客10段全走下來再回頭細想,對它的體會,確與分散只走一、兩段大有不同。


衛徑道道看

風景以外,也想跟大家談論衛奕信徑的道路。78公里的路程絕非一式一樣,而是包含各種各樣的類型,當中有昔日村民一手一腳搭建的石磴小路、亦有戰時遺留下來的戰壕、土坑、也不乏跑者競技比拚的賽道……不同的道路,承載不同的歷史和寄望,部分路段互相重疊,於是數種記憶和功用互相交疊、衝突。我們走路看路,用心一點,所得的趣味,其實不比大風光少。


八仙嶺山頭上,一家大小穿行芒草路

 

戰道魔鬼山烽煙

和平年代,山嶺為平民百姓遊山玩水、消遣享樂的好去處;在戰爭年代,高低起伏的山巒卻搖身一變成為保家衛土的天然屏障。衛奕信徑3段途經的魔鬼山舊稱雞婆山,昔日為軍事重地,彈痕斑斑的碉堡跟潛藏暗伏的戰壕為本來恬靜的山林,增添沉重肅殺之氣氛。走戰道,征魔鬼山,我們一同探索郊野的另一面。

兵家必爭之地
站在魔鬼山之巔俯瞰,筲箕灣跟油塘分踞鯉魚門上下,形成窄長的海峽,船隻經此出入,往來不絕。地勢如此險要,倘我是一名海賊,在這裡設防置關,那麼商船除非插翼而飛,否則都得乖乖留下買路錢。這麼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早在明末清初已經有人做,《新安縣志.山水略》有載:「雞婆山在九龍寨東南,怪石嶙峋,昔土寇李萬榮駐此,以掠商船。」後來李萬榮走了,明末鄭成功部將鄭建之子鄭連昌又盤踞於此。因他作風兇殘,商人認為鯉魚門海域一帶如同鬼域,雞婆山遂更名為魔鬼山。
華南海盜的勢力在嘉慶年間消亡,至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連同魔鬼山在內,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之地盡租予英國管理。英方為防止俄國來犯,積極在魔鬼山建立軍事陣地,設施包括「歌賦」及「砵甸乍」兩所炮台、兩座探射燈台、一座碉堡以及多條戰壕等等。

戰爭與和平
在我們身後,位處魔鬼山峰頂的五角形陣地正是「魔鬼山碉堡」。縮起身體,擠進碉堡的小道繞一圈,透過牆身的槍孔,可以窺見鯉魚門海峽一帶的海域。碉堡另設火藥庫及地下室,共同組成「東海岸射擊指揮部」。英軍原打算在此統領魔鬼山炮台的射擊作業,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俄國海軍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全滅,再無攻打香港之可能;到1941年日軍來襲時,英軍已將防衛重心轉移至港島,原設於魔鬼山要塞的固定式大炮,亦已全數遷走。儘管如此,當1941年香港保衛戰打響,12月12日剛佔領九龍市區的日軍推進時,魔鬼山的英軍炮兵還是以4門3.7英吋口徑野戰炮與敵軍駁火
超過400發,連同駐守的印度兵暫時打退日軍,使英軍順利撤退到港島。
目前碉堡留有一定數量的彈痕,但更多卻是日常生活的氣息——碉堡數個凹位放置了神像,街坊閒時會來此晨運、聊天。在碉堡地下室的一道石牆,更寫有一幅洋洋灑灑的草書,筆觸看來如此暢快淋漓,直把滄桑戰史視之為無物。

1.山頂的五角形陣地為「魔鬼山碉堡」,正朝鯉魚門海峽╱2.魔鬼山碉堡的地下室╱3.碉堡放滿觀音、關帝、佛祖


遺忘之美
從魔鬼山循衛徑3段下抵歌賦炮台,再接小徑可先後前往砵甸乍炮台及近海的兩個探射燈台,留意小徑略為隱蔽,出發前請認清地圖及做好準備。   缺乏軍事常識的朋友不太分得清炮台及探射燈台——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後來弄清楚,探射燈就是蝙蝠俠出場時用的那種大燈,自此就不再混淆了。當然時至今日,大炮也好,探射燈也好,皆已不復存在,只留下炮牀跟探射燈台供我們憑弔。
炮牀形似希臘字母「Ω」,航拍視角之下,又有點像馬蹄鐵,因荒廢多時,四周雜草叢生。探射燈台則跟「歌連臣角大電視」樣式相像,只是頂蓋早已毀壞。坐在基座邊,頭頂陽光,下方波濤拍岸,將軍澳水域近在眼前——往左看,一條大橋橫亙於水域兩岸中間,正是將軍澳跨灣連接路;往右看,則隱約可以見到三家村石礦場遺址。
曾聽香港史專家高添強批評部分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過於側重古建外表,忽視軍事遺址的歷史價值。我明白也同意他的說法,只是這趟旅程走下來,也想高呼一聲:其實軍事遺蹟也很美啊!

魔鬼山軍事遺址地圖

衛奕信徑第3段

A 魔鬼山碉堡
B 歌賦炮台
C 砵甸乍炮台
D 探射燈台
E 鯉魚門燈塔
F 三家村石礦場遺址
G 鯉魚門海鮮街


1.其中一個探射燈台,可見頂部已經塌落╱2.三家村石礦場遺址,今日成為青年男女的攝影勝地╱3.砵甸乍炮台,大炮早已不存,只遺下炮牀


市道大埔古今遊

衛奕信徑雖為長途遠足徑,卻也有行經市區的部分――其中第8段由元墩下出發,經上碗窰、太和、大埔頭至九龍坑山,由南到北貫通大半個大埔區。今次我們邀請了社交網站群組「大埔老照片」的群主,記錄大埔超過40年的朱森(森哥)同遊,借助老街坊的視角,談大埔的歷史,也分享大埔人對該區獨有的情感和記憶。

大埔新墟不新
大埔舊稱大步,昔日是新界的行政中心。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這裡先後建立了理民府、警察總部及鄉議局,管治範圍囊括今日的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沙田區。雖然隨着社會發展,各區逐一從大埔分拆出去,但時至今日,大埔依然為本港第2大區(僅次於離島)。
偌大的一個地區,最為人熟悉的當然要數大埔墟及太和兩個港鐵站——雖言熟悉,實則也不甚了了,別的不談,單單是大埔墟跟太和的分別,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能夠說清楚。為解答這個問題,森哥特意帶我們到林村河南岸的富善街。百多年前,為對抗位於林村河北岸,由鄧氏一族運作的「大埔墟」,泰亨文氏聯同其他6個鄉約於這裡建立「太和市」,亦有人稱之為「大埔新墟」。新、舊墟一度分庭抗禮,轉折點在於1913年九廣鐵路大埔墟站(今香港鐵路博物館)落成,選址有利太和市。後者乘鐵路之便,愈來愈興旺,反觀舊墟只能逐步衰落,繼而消失。
沒有「舊墟」作比對,「太和市」作為「新墟」那個「新」字,多少有點站不住腳。加之時光流逝,火車站已搬走,營運至今的「大埔新墟」亦顯得有些殘舊,不少人誤會富善街(太和市)為原初的大埔舊墟,實在情有可原。

太和市不在太和站
使情況更為混亂的是,1989年新屋邨在林村河北岸的大埔頭落成,明明鄰近「大埔舊墟」舊址,卻偏偏取名為太和邨,邨內的鐵路站亦隨之命名為太和站。這下可好了,大埔墟站不在大埔墟,太和市不在太和站,大埔新墟不新,大埔舊墟不舊——說到這裡依然跟得上的讀者,腦筋得要多清晰啊!
大埔舊墟的位置約在今日汀角路的天后宮一帶,墟市早已不復存在,然而離天后宮1,000多米遠,我們依然可以找到鄧氏的聚居地大埔頭鄉。值得一提的是,伴隨九廣鐵路落成,大埔頭鄉亦明確劃分為兩個部分,鐵路以南,近林村河的為大埔頭水圍;北部九龍坑山下的則為大埔頭村。森哥指昔日鐵道下方不設行人隧道,他們要過「對岸」,要先爬坡,再跨過鐵軌,聽起來驚險,但在當時,很多驚險都是尋常。


1.林村河、廣福橋、九廣鐵路(現港鐵),構成了大埔區的3個重要象徵╱2.1904年的大埔地圖,見到太和市及大埔墟盤踞林村河南北(資料圖片)╱3.森哥在大埔頭村的敬羅家塾前留影


大埔記憶地圖
大埔很大,森哥住在這裡很久,兩者交疊產生的回憶多不勝數。我們選取了部分代表性的、大眾較易有共鳴的,製作成地圖,跟大家並肩走一趟記憶之旅。


1. 敬羅家塾
法定古蹟,鄧族的祠堂及家塾。森哥指電視劇《天蠶變》曾在此取景,另外,當年他們一班孩童也很愛在廟門的鼓台打擂台,有時打得着急了,甚至會跌下來,頭破血流,但當時天不怕地不怕,完全不以為意

2. 大埔頭鄉
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鄧氏原居錦田,隨着族群壯大,部分人遷到大埔頭這處發展。路經此處時,我們看見村內的鴻利士多貼滿「鄧謝配」的比賽照片,原來奧運羽毛球選手鄧俊文出身於此

3. 常寂園
梅樹坑的常寂園乃大埔鬼故勝地。它原名「性成堂」,擺放諸多無人認領的骨灰,當年很多大埔兒童前往探險,久而久之,流傳了不少鬼故。常寂園現在依然為私人骨灰龕場,只是已經重修,不是昔日陰森恐怖的模樣了

4. 衛奕信徑
據森哥憶述,衛奕信徑8段的路徑存在已久,但不是現在的康莊大道,而是阡陌,兩邊皆為農田。他小時候騎單車穿行,因為路太窄,不乏翻車倒地的經歷

5. 半春園
大埔的錦山石鼓壟山明水秀,聚有不少佛寺道場,半春園可謂代表。此處由黃筱煒居士興建,他常與兩名知己前往半春園作半日遊,「半春」二字,即「三人半日」之意。森哥指在7、80年代,半春園有齋菜供應,味道不過不失

6. 廣福橋
廣福橋原為石橋,行人也行車,四線雙向。後來清拆了,部分材料仍留在原地,充當石扶手。其中一塊寫有「KWONG FUK BRIDGE 1957 廣福橋」的字樣,說明行車橋樑擴闊的年份

7. 紅橋
今人所認識的廣福橋,是一條讓人跟單車通行的中式紅橋——這樣的橋其實不止一條,而是一式三條,連接林村河兩岸。街坊談紅橋,會在後面補一句方向,例如「紅橋往廣福」,或者「紅橋去太和」,這樣可免除混亂

8. 林村河
林村河源於觀音山,故舊時又稱為觀音河。從前林村河彎彎曲曲,現在當然拉直了——城市河流大多如此


9. 太和市(富善街)
雖為「新」墟,只是鐵路站落成以後一直很熱鬧,每天人來人往。未知因否如此,它鮮有大規模整修,盯着它的地面前行,見道路東補一塊西填一洞,滿是補丁似的

10. 舊大埔墟站(現香港鐵路博物館)
九廣鐵路是大埔的交通命脈,森哥指以前班次很疏,約莫1小時才1班,在火車抵達前10分鐘才開售車票,排隊人龍不絕。在鐵路未電氣化前,鐵道兩旁沒有圍欄阻擋,不少人在半路闖上火車,不購票坐「順風車」

11. 碗窰
明、清年代,碗窰為新界的陶瓷工業中心,生產青花瓷器,後來競爭不過廣東沿海其他窰場的廉價產品,至1932年宣告停產。今殘有礦坑、水碓作坊、碾磨作坊等遺蹟,述說昔日光輝

一掃看影片,聽森哥說更多大埔故事:

 

生道家住衛徑旁
Hendrix/圖文

衛奕信徑橫跨港島、九龍及新界,走經市區、鄉郊、水塘、溪流、濕地與高山。它除了是長途遠足徑以外,也是不同物種的棲息居所。衛奕信徑沿途均有不少生態考察熱點,例如水量充沛的大城石澗、高約440米的九龍坑山、廣闊的南涌濕地、城門標本林以及鶴藪水塘等,均具有獨特的生態價值。

生態考察路線 1

第7段 | 城門水塘元墩下
途經主要生境 | 林地、溪流、山坡灌叢
常見物種 | 灰喉山椒鳥、紫嘯鶇、栗背短腳鵯、絨額、領角鴞、大綠臭蛙、香港瘰螈、鈍頭蛇、斜斑彩灰蝶、刺脛弄蝶、廣斧螳


衛奕信徑第7段是整條徑中第二長的,路徑的起點在城門水塘的主壩,在這裡可遠眺位處九龍的獅子山。城門水塘集水區匯集了多條溪流,當中包括著名的大城石澗和草城石澗。在城門水塘的主壩上可以考察到本土生態正面對的問題——外來入侵種。這裡的魚類大多是外來種,包括一些遭人類棄養的魚類如錦鯉、慈鯛,以及原產自美洲的紅耳龜等。這些外來物種會破壞本地生態平衡,競爭生活場所、食物,甚至捕食原生物種,因此會對生態環境會造成很大影響。
塘畔徑路線蜿蜒,在水塘的兩側,不難看到小白鷺、池鷺和普通翠鳥等鳥類。緩步前進,便到達城門風水林,這裡是城門郊野公園內的特別地區,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該處共有76個不同的本土樹木物種,在林中行走會看見蝶影鳥蹤,許多林鳥都在這片林地中棲息,例如是體色艷麗的絨額,牠們嘴紅而上體紫藍,主要以樹上的昆蟲為食,常常垂直及倒轉於樹幹表面上行走,彷如特技人一樣。
繼續前行,可以一睹城門水塘之靜美,細賞白千層的倒影,在這一帶的樹林可以看見可愛的赤腹松鼠。在夜間,城門水塘的景致和日間可說是迥然有異,晝伏夜出的動物紛紛活躍起來,當中包括一種常見的貓頭鷹——領角鴞。領角鴞是一種中小型的貓頭鷹,身體為灰褐色並帶有黑色斑紋,頭上長着一對酷似耳朵的角羽,因而得名。牠們以炯炯有神的紅色大眼睛在樹上瞪看,細尋各種嚙齒類動物。
衛奕信徑路旁有許多大小溪澗,這些地方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是許多生物的家園和繁殖場所。在溪澗兩旁的河岸,常見各種蛙類蹲坐。大綠臭蛙是溪流的指標性物種,牠們只生活於清澈的溪流中,雄性大綠臭蛙會發出像海豚一樣的高頻率叫聲來吸引異性。除了蛙類之外,這裡潮濕的氣候是許多軟體動物的生境,例如蝸牛和蛞蝓等。行動緩慢的鈍頭蛇只以這類動物為食,牠們演化出了具有獨特構造的牙齒,能夠把蝸牛肉從殼中輕易鉤出來進食。
接着攀上陡坡,便到達鉛礦坳。鉛礦坳海拔約400米,地勢開揚,沿路均是灌叢和草坡生境。在這裡可以找到一些高山鳥種,例如是山鷚、矛紋草鶥、鳳頭鵐及白腹山鵰等。緩步下山,到達香港其中一個賞蝶熱點——大埔元墩下。這裡有記錄到約170種蝴蝶,佔本港整體蝴蝶品種逾67%。衛奕信徑第7段平坦易走,沿途山清水秀,生物多樣性豐富,相當適合慢步細察四周的動植物生態。

1.灰喉山椒鳥雌性為黃色,而雄性則為橙紅色╱2.龍眼雞是風水林中常見的昆蟲╱3.大綠臭蛙晝伏夜出,棲息於流水湍急的溪流中╱4.鈍頭蛇不具毒性且動作緩慢,以軟體動物為食╱5.斜斑彩灰蝶色彩奪目,翅底主要為黃色,後沿帶有紅色斑帶╱6.領角鴞是香港最常見的貓頭鷹,在市區周邊都可聽到牠們的叫聲


生態考察路線 2

第10段 | 大尾篤橫七古道南涌鴉洲紅樹林
途經主要生境 | 風水林、溪流、淡水濕地、河口、
紅樹林、泥灘
常見物種 | 北紅尾鴝、白腹鶇、紅喉姬鶲、黃頰山雀、樹鷚、小鵐、褐頭鷦鶯、小白鷺、香港湍蛙、中國石龍子、翠青蛇、狹腹灰蜻、弧邊招潮蟹

衛奕信徑第10段由在八仙嶺東面的首個山峰——仙姑峰起步。從山峰踏石級下行,走至山腹徑,途中跨越數條山澗,以南涌為終點。這段山徑的生態環境多種多樣,但由於其起點連接着第8、9段,路途較長且上落差大,體能要求高。故觀察生態的登山者,建議由大尾篤漁護署的遊客中心起步,上行至八仙嶺自然教育徑再接往前中段的衛奕信徑第10段,從橫七古道開始考察。
橫七古道為往日八仙嶺附近的橫山上下村與七木橋上下村來往的通道,昔日村邊的風水林至今已生長為成熟的生態環境。風水林指與古村並存的樹林,源於中國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傳統思想,是華南地區一帶的獨特生境。古時,人們視背山面水的地方為風水地,多在這些地方開村。風水林為村落擋風、維持微氣候的溫度,並提供果食、水源,村民不會隨便砍伐內裡的樹木,因此很多原生樹木得以保存。在香港,風水林是少數殘有原生低海拔闊葉樹林的地方。
這些在風水林中保存下來的樹種,有助維持整體生態環境的物種多樣性,為不少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濃密的樹冠是鳥類築巢的重要地,為許多林鳥、鳴禽提供居所。鶇、鶲等都是風水林中的常客。而風水林中的溪流亦為各種魚類、兩棲類和爬蟲類提供居所。翠青蛇是風水林周邊常見的物種,牠們全身翠綠,常被人誤當為有毒的青竹蛇(白唇竹葉青);其實翠青蛇並不具毒性,以蚯蚓為主要食糧。在風水林周邊亦可以觀察不同種類的昆蟲,虎甲蟲和豆娘較常見,牠們常常待在一處地方,等待獵物的出現。
走過七木橋和尤德亭,便到達著名的屏嘉石澗,這裡是香港一個較大型的壺穴區。山澗中佈滿巨石,每當豪雨或風暴過後,水勢甚猛,上游的雄流與巨石飛流向下,在山澗的凹處沖刷,形成了各大小壺穴,因而又有石板潭之稱。
當我們細心觀察,可以在湍流和壺穴處發現獨特的香港湍蛙。牠們常年生活在石頭或峭壁之上,發達的四肢上有巨大的吸盤,能輕易伏在垂直的峭壁上,即使有急流沖刷也不會被沖走。更為神奇的是,香港湍蛙的卵也是吸附在垂直的峭壁上,可承受流水沖刷,蝌蚪的腹部亦有巨大的吸盤以生存在湍流中,可說是溪流中的蜘蛛俠。
沿路下山,很快便到達南涌。八仙嶺郊野公園的各支流山水匯聚,經屏南和屏嘉石澗匯聚至南涌河,河水挾帶沙泥漫流,涵養南涌濕地。這裡的淡水濕地是許多淡水魚類、低地兩棲類動物和水生昆蟲的居所,其中包括以香港命名的香港鬥魚,及數量正銳減的虎紋蛙、台北纖蛙、紅娘華、龍蝨。南涌的田園、魚塘群、淡水濕地以至紅樹林為生物提供居所,有蝴蝶和雀鳥天堂的美譽,毗鄰的鴉洲更是香港其中一個最大的鷺鳥林,島上曾經同時有大白鷺、小白鷺、夜鷺、池鷺和牛背鷺5種鷺鳥築巢。走過衛奕信徑10段,由高地、風水林、溪流走到淡水濕地、河口和紅樹林,可觀察不同類型的生境,細看不同物種。

1.小白鷺是捕獵能手,昆蟲、魚類通通來者不拒╱2.翠青蛇是日行性的蛇類,以蚯蚓為主食╱3.狹腹灰蜻生性兇猛,經常捕食其他蜻蜓和豆娘╱4.黃頰山雀樣子趣怪,頭部具有冠羽,通常成對或者整合小群活動╱5.樹鷚為常見的過境遷徙鳥及冬候鳥,叫聲獨特╱6.栗背短腳鵯常見於開闊的灌叢中或樹上╱7.弧邊招潮蟹背甲顏色多變,雄解揮舞大螫足,以守護領土和吸引異性

 

磴道村民智慧的結晶

接觸郊遊之初,總喜歡登高望遠,路況嘛,愈簡單直接愈好。然而走多了,發覺在森谷之中尋幽訪勝也別有樂情,散落於林木深處的頹垣敗瓦,亦自有其衰落哀怨之美,至於路,曲折一點也不妨,但最好跟周遭環境配合,和諧自得。最能體現此一精神的道路,當然是石磴古道。衛徑10段所走的橫七古道,正是本港其中一條富代表性的磴道。

磴道之誕生
走橫七古道前,先瞭解一下磴道的歷史。據本地風物專家饒玖才所言,香港山多平地少,素以海路為主,只是在鄉村跟墟市之間,亦有一些小徑方便村民往來。為節省保養及減少雨後泥濘,這些小道皆會鋪上石塊,稱為磴道。
磴道之興建及維修,多由受惠的鄉約籌辦。至上世紀初新界公路通車後,這些小路的重要性已大為減低。再後來不少村落因為香港經濟轉型而荒廢,不少磴道也被棄用,繼而為野草掩埋。直到70年代,香港遠足熱潮興起,市區遊客到郊野遊山玩水,使磴道搖身一變為郊遊路線。古老的石磴,才重新又有了人跡。

融入自然
磴道的線路設計以實用、便捷為首要考慮,盡量選行斜度平緩的路段。須要翻越山脈時,一般從其坳——最低點通過,至於險峻的山峰,當然是避而遠之了。橫七古道亦不例外,這條古道連接橫山腳村與七木橋村,不到10公里的山路坡幅平緩,而且差不多全程為林蔭覆蓋,走起來頗為輕鬆。
當然針無兩頭利,林木多、海拔不夠高,意味着風景不會怎麼開揚。未能極目遠眺,不妨多留意足下之美。磴道多取材自山林之中的石塊,它們大小不一,卻各安其分地拼合成一整體,
彼此之間留有些許隙縫,能夠疏導雨水,延長磴道的壽命。石頭的顏色也有講究,要跟周遭環境融和不悖,看着就令人舒心。與衛徑8、9段那生硬地安裝上去的九龍坑水泥石梯對比,簡直是天淵之別。
順着橫七古道前行,間或路過溪澗,有石橋橫跨。站在橋上,看溪水淙淙,流經的大石鋪滿青苔。隙縫中長有野花,青鳳蝶、暮眼蝶以及更多名字也說不上的彩蝶在花間飛舞、採蜜。在這裡,路即是景,景即是路,兩者合二為一,不分彼此。

遺棄的世界
碎瓦頹垣為石磴古道的另一看點。昔日橫山腳跟七木橋皆聚有村落,只是遠足界前輩介子於1977年寫《東北區域面面觀》之時,已經提到這處的耕地及屋廟「放棄多年,今為遊者之樂土」,至於居民為甚麼要棄村呢?介子續寫:「據知本村之不能守,除因外移者太多外;村後林密山深,野豬群聚而常出為患,也是逼令留守者忍痛放棄的重要因素。」
橫山腳上、下村跟上、下七木橋村的廢田破屋實在多不勝數,其中橫山腳上村的一座廢祠最吸引我的目光。該祠屋頂已經塌陷,瓦礫之中蔓藤滋長延伸,繞纏整座建築。就是這麼一副搖搖欲墜之勢,它的正門依然拒不倒下。湊巧下午5時的陽光斜射而來,照在門上「陳氏家祠」4個大字,熠熠生輝。然後日落西山,霎眼光輝又重歸黯淡,我也趕忙收拾行裝,想在完全入黑之前,遠離廢土,重回人間煙火之處。


1.橫山腳上村的「陳氏家祠」,現已廢棄╱2.磴道的顏色與周遭環境互相配合,盡顯和諧之美╱3.路上不少石塊長有青苔,潮濕日子前行,務必慎防滑倒


賽道雷利衛徑長征
雷利計劃(香港)/圖

一如毅行者之於麥理浩徑,衛奕信徑同樣擁有屬於它的長途越野賽事,那就是由本地慈善團隊雷利計劃(香港)舉行的「雷利衛徑長征」。跑者對山徑的要求與感受,當然有別於一般行友,我們採訪了「雷利衛徑長征」的籌委Debbie跟一些參賽者,借他們的視角,窺看作為越野跑賽道的衛奕信徑有何特點。

「長征」的誘惑
「雷利衛徑長征」始創於2000年,來到今年已經是第22個年頭。這個長跑賽事最初只是雷利計劃(香港)的私下活動,當年10多個團隊成員「圍威喂」相約一同挑戰衛徑,跑完以後,發現身邊不少朋友都有興趣嘗試,於是次年以半公開形式再辦一遍。如此一屆又一屆,逐漸發展成頗有規模的公開賽事。
不負其名,「雷利衛徑長征」的賽道大體與衛奕信徑重疊,只是衛徑的起點赤柱峽道車多地狹,難以聚人,歷屆賽事多在大潭篤燒烤場起步。比賽全長78公里,乍看較100公里的毅行者輕鬆,但衛徑的路段普遍較難,而且攀升幅度最大的山路集中在後段,非常考驗選手的決心及毅力。「很多跑手在太和市區退賽,他們本來打算食下午茶,休息一回,坐下來發覺肌肉都冷卻了,想想之後還有九龍坑山及八仙嶺兩大『波士』,乾脆退賽了。」Debbie解釋。行經市區乃衛徑的一大特點,本應方便補給,沒料到反而成為跑手的「致命誘惑」。凡事有正有反,端看大家如何準備及應用。
衛徑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2、3段之間隔着維多利亞港,變相「雷利衛徑長徑」成為本地少數須要乘坐鐵道的越野跑賽事。不說不知,原來乘港鐵也有學問:具經驗的跑手告訴我,他們會在練習時預先留意哪一列車卡最接近扶手電梯,趁列車行進期間,他們先移動到該車卡,待車一停,便可以立即向出口飛奔,縮短完賽時間。這個例子一方面告訴我們細節如何決定成敗,另一方面亦反映「雷利衛徑長征」賽道的組成部分相對複雜,因而涉及很多戰術變化,非常考驗跑手的「腦筋」。

好看的不一定好跑
戰術考慮亦包括因應不同的路段分配體能。對此,Debbie有個巧妙的說法:「好看的不一定好跑;好跑的不一定好看。」「好跑」,指的是衛徑5段從沙田坳到九龍水塘的引水道:這段林木眾多,視野欠佳,除了望夫石以外,亮點不多。然而其路況甚為平坦,簡直稱得上一馬平川,最適合低頭猛跑,趕時間,衝成績。
衛徑8、9段由太和到仙姑峰則剛好相反:先挑戰九龍坑山1,500級「天梯」,再連翻屏風山、黃嶺、八仙嶼等大小山頭,一路上並無補給,退出點亦寥寥無幾,不宜輕視。只是這段山勢延綿起伏,旁邊的吐露港碧波萬頓、風光如畫,前港督衛奕信亦視之為最愛。汗水多了,風景也開闊了,越野跑的樂趣,不也正見於此嗎?


1.衛徑第4及5的交界點設有獅子亭,跑手在這裡休息拍照╱2.雷利衛徑長征屬於隊制賽事,2至4人一隊出賽


關於「國際雷利計劃」
1984年,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籌辦Operation Raleigh,以兩般遠洋船為基礎,展開為期4年的國際服務計劃,其中一艘遠洋船以英國知名航海家華特雷利(Walter Raleigh)命名,以標榜整個計劃的冒險精神。1992年,Operation Raleigh升格並改名為「國際雷利計劃」,主力透過各種青少年義工服務,讓青少到訪世界不同角落,一方面讓他們得以瞭解自己潛能,另一方面亦改善落後社區的環境。

返回列表

更多相關新聞

 


《中國旅遊》訂戶可享優惠價

您的訂戶身份確認通過
正在加入購物車中,請稍等......
請輸入訂戶編號或登記電話號碼,確認訂戶身份
  •   訂戶編號
  • 登記電話號碼
*訂戶資料錯誤或訂閱雜誌已過期,訂戶編號(由英文+數字組成),如果有不清楚,可以致電:852-25618001轉訂閱部。
 
忘記密碼